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6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21.
从产业链角度出发,将刘贵富提出的产业链内涵链理论与制约大飞机发展3个重要因素—资金、技术、人才相契合,提出了Capital-Technology-Talent大飞机产业链模式。通过分析资金链、技术链、人才链的构成与内在联系,得出大飞机产业链的发展应遵循资金链、技术链、人才链互相扶持、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2.
中国大陆西部区域有大量的机场建设在丘陵或者高山地区,受机场所在地形条件和机场修建时设计局限的影响,这些机场没有地下储油系统或者仅有少量的加油车,因此这样的机场不提供加油服务或者仅提供补油服务,航班公司在执行该类航线航班时在运行控制和签派放行方面都有别于一般平原航线,为保证航班的安全运行,往往在航班起飞前以“加往返航线油量”的形式向航空器加注燃油,本课题就国航某日邦达机场的运行控制和放行进行分析,总结出该类机场放行的特点和运行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23.
利用临时航线和固定航线等手段,建立了区域管制下以最小运行成本为目标的规划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不同机型单位时间的运营成本和临时航线的运营成本来计算总运行成本,并以此为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实现对航班选择飞行航路航线优化,以降低运行成本。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模型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后,经过指定区域的所有航班运行成本与航班在区域外等待成本之和比之前降低约10%。  相似文献   
24.
以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基于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指导,以《聊斋志异》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活动中不同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造成的翻译差异,以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5.
随着中国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铁路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以彩钢瓦房、防尘网、塑料大棚、地膜、塑料垃圾为主的铁路外部环境隐患层出不穷,频繁引发铁路交通重大事故,已经成为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制约因素。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的高效监测是实现治理的重要前提,而遥感技术是目前实现大范围、低成本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监测的最佳手段。为此,文章对光学遥感、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地基视频监控等4类遥感监测技术的优势、局限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基于人工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这两类监测识别方法的特点及不足;最后,从铁路外部环境多源遥感数据多层次融合、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精准识别模型构建、知识引导的铁路外部环境隐患智能动态监测等方面,对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铁路外部环境隐患智能监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非正态雷达杂波基带调制数据的数学产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概率统计计算中的反变换法和接受-拒绝法研究生成了幅度上服从瑞利分布、韦伯尔分布、莱斯分布、K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的非正态杂波基带调制数据,通过希尔伯特变换,生成I、Q随机数序列,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利用FPGA等实时产生出的雷达杂波基带I、Q随机数序列,经过数字正交上变频器即可产生出雷达杂波中频模拟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27.
针对现行室内可信定位存在的三维定位精度低与结果可信度难以定量评估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可信超宽带(UWB)室内定位模型。该方法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和IGG-III抗差理论模型,解决了UWB定位中的非线性化和非视距误差问题;同时,为提高该方法定位结果的可信度,进一步构建了一种兼顾UWB基站空间分布和非视距误差的可信精度评估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提出的方案可有效实现基于UWB的室内高精度可信定位。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1)与传统最小二乘结果相比,该方法可提高30%~40%的UWB定位精度;2)引入IGG-III抗差模型可提高11%的定位精度;3)非线性化误差对UWB定位精度的影响不尽相同,约为22%~50%;4)提出的可信度评估模型可实时准确评估UWB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8.
从高原复杂机场的自身特点和航空公司的实际需求出发,对航空公司签派岗位的人才训练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结合我国高原复杂机场实际,关注特殊气象条件,以实际岗位需求和结果为导向,争取通过课程创新和改革,使交通运输专业(飞行签派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为综合化、集成化、明确化和个性化,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软技能",增强"高素质"。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航空公司也全面开展了以飞行签派为核心的运行控制,飞行签派在航空公司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今旅客和贸易量日愈剧增,航空器性能也越来越能适应高原地区特殊条件的运行.另一方面,由于旅客要求和航空公司的发展需要在高原地形条件下执行飞行任务.由于高原机场和高原航线具有十分恶劣的飞行条件,对于高原航线的运营,对飞行签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探讨了高原机场和航线的特点,然后分析了高原机场对飞机性能的特殊需求,以及在高原条件下对签派放行的影响.最后以高原航线成都双流机场和九寨黄龙机场为例,总结了签派放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0.
通过采用塑料喷丸技术、直升机初始制造厂商明显减少了由除漆产生的废料。本文介绍了美国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的喷塑料丸方法的工艺过程,通风及回收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