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航空   5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29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利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采用非线性屈曲理论,对某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燃烧室在均布侧压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考虑了不同药柱碍对屈曲载荷的影响,并与不计药柱时壳体承压能力作了比较。计算结果给出了燃烧室承受侧压能力的初步估计,同时表明,药柱模量的变化对燃烧室临界载荷有很大的影响,其承侧压能力随药柱模量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受拉构件的最优混杂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基于复合材料力学中的复合定律和断裂应变破坏准则,讨论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特性,得到了以纤维层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表示的两种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受拉构件的临界混杂比和拉伸强度;并讨论了最优混杂比的选取方法。算例表明,文中给出的最优混杂比的确定,就是一种满应力的优化设计,它可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混杂纤维缠绕壳体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在厚壁圆筒内、外压强作用下弹性应力解的基础上,利用三维问题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了厚壁圆筒内的应变和位移表达式;由圆管型药柱与复合材料壳体连接处的径向位移连续性条件,得到了内压作用下药柱与壳体之间的压强;讨论了该压强对药柱内应力和应变的影响,给出了药柱内的应力和应变表达式.结果表明,提高壳体圆筒的刚度或减小药柱的m数,...  相似文献   
14.
固体发动机壳体弹塑性问题的实验应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弹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归纳出固体发动机壳体水压试验弹塑性问题的应力计算方法,并针对31Si2MnCrMoVE壳体材料编写了FORTRAN程序.该方法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误差不超过3.3%,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根据实际测得的3组试验数据,采用该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和实际相符,进一步证明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混杂纤维缠绕壳体结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混杂纤维缠绕问题。给出了混杂纤维缠绕层厚度比的确定方法。以网格理论为基础,得到了混杂纤维缠绕圆筒壁厚和爆破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混杂纤维缠绕封头的分析方法。算例表明,给出的设计计算方法可用于混杂纤维缠绕壳体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6.
环向纤维增强钢压力容器设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弹性理论分析方法,得到了环向纤维增强钢压力容器(压缩天然气气瓶)在内压作用下的应力,给出了气瓶爆破压强以及钢筒和纤筒壁厚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提高气瓶疲劳强度的技术途径。算例表明,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固体火箭发动机混杂纤维缠绕壳体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汝训 《宇航学报》2000,21(4):129-133
基于网格理论,推得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混杂纤维缠绕壳体在内压作用下的平衡方程。以纤维层强度和模量给出了混杂纤维层厚度比的确定方法及混杂纤维缠绕圆筒壁厚的确定方法。讨论了用模拟实验压力容器确定纤维发挥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纤维缠绕壳体设计的网格分析方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讨论了用于纤维缠绕薄壁结构设计的网格理论的意义。基于网格理论,得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纤维缠绕壳体圆筒壁厚和爆破压强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用模拟实验压力容器确定纤维发挥强度的方法。算例表明,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固体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变形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正交异性薄壳理论分析了复合材料壳体的变形,得到了内压作用下圆筒和封头的应变和位移表达式。结果表明,最大工作压强下圆筒的环向应变只与壳体的安全系数及材料的弹性常数有关,与最大工作压强无关。算例表明,计算值与测试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炭纤维壳体封头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炭纤维壳体封头低压破坏的原因及3种破坏模式,即靠近赤道附近部位的封头发生断裂,极孔部位在环向应力作用下断裂和封头沿接头肩部外缘被剪(弯)断;得到了3种破坏模式的强度校核公式.给出了防止封头破坏宜采取的有效措施,对开孔很大的后封头,宜采取补强措施;给出了补强层厚度和补强范围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