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36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软件故障树分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开发高可靠性软件系统中,软件故障树分析技术的概念、基本技术,给出了故障树的建造方法,并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介绍了软件故障树的应用。  相似文献   
42.
阐明了在直升机动部件疲劳设计和寿命评估中,采用传统的安全寿命方法确定的使用寿命偏于保守.提出了应用损伤容限法于直升机尾桨叶延寿中,根据尾桨叶的疲劳危险部位具有一定的安全裂纹扩展的损伤容限特性,在加强使用中的检查维修的同时,可保证尾桨叶安全使用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43.
剪切模量的近似函数和精确数值积分表达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粘弹性理论为基础,采用拉氏逆变换、迭代和数值积分的方法,分别推导出由应力松弛模量E(t)、粘弹泊松比v(t)计算固体推进剂剪切模量G(t)的近似函数和精确数值积分表达式。  相似文献   
44.
结合宇航产品化工程进展情况,探讨宇航通用产品标准化工作内容以及通用产品标准的编制与应用要求,对宇航通用产品标准化工作和产品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5.
为进一步提高激光选区熔化成形316L不锈钢制件的力学性能,在316L不锈钢粉末中添加LaB_6稀土材料,分析其对成形样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添加LaB_6的316L不锈钢材料其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工艺窗口发生了偏移,在获取同等致密度制件的条件下可进一步降低激光功率密度;添加的LaB_6稀土材料改变了316L材料熔池的熔凝行为,致平均结晶晶粒细化,显微硬度、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耐磨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6.
复合固体推进剂松弛模量与蠕变柔量转换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粘弹理论为基础,采用Volterra算子,建立了复合固体推进剂松弛模量和蠕变柔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结果表明:由松弛模量计算蠕变柔量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该转换表达式避免了数值积分法求解蠕变柔量值产生舍人误差和采用拉氏变换的繁琐计算。研究方法可以用于固体推进剂其它力学参数的转换计算,如体积松弛模量和体积蠕变柔量之间的转换计算。  相似文献   
47.
针对直升机动部件的载荷特点和疲劳损伤型式,在确定某型直升机旋翼检查周期时, 以Weihull型S-N曲线公式为基础,结合Miner线性累积损伤法则计算安全使用寿命,依据概率断裂力学理论建立具有角裂纹型初始缺陷结构的损伤容限分析模型,由此可获得保证一定可靠度的使用寿命和检查周期,对此型直升机旋翼动部件寿命评定与监控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飞机着陆滑跑过程中,机身结构将受到地面较大的冲击作用和振动激励。为预判结构局部危险部位,给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需对机身着陆滑跑过程中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创新性地考虑了飞机滑跑速度和气动力的变化,计算得出飞机在着陆滑跑过程中较准确的气动力和起落架力,为有限元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外载输入。为降低计算规模,应用Patran合理设置约束条件,建立半机体有限元模型。最后将外载荷添加到半机体模型上,提交Nastran计算,提取机身各站位处的载荷响应峰值,做出动响应包线,预判结构局部危险部位,如机翼和机身框架连接处,为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基于加拿大地区高纬度电离层观测网的电离层闪烁观测数据,分析了2018年8月26日地磁暴事件引发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异常变化、TEC变化率指数(ROTI)及电离层相位闪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加拿大地区最大异常值约6 TECU,磁暴引发全球电离层TEC异常峰值高达20 TECU;加拿大地区电离层相...  相似文献   
50.
针对无人机(UAV)协同围捕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群体意志统一的围捕策略。受人类在协作任务中的认知机理启发,引入“群体意志”定义无人机的协作认知,并构建双回路认知模型,借助图卷积网络对围捕无人机获取的局部态势进行融合认知,有效减轻无人机系统的计算负载。依靠变分推断原理和生成式自动编码器对围捕无人机进行群体意志趋同学习,依据Apollonius圆实现协同围捕,使无人机集群涌现出更加智能化的围捕效果。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智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