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71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7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71.
为了研究冲击损伤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划轴压试验对典型复材加筋壁板进行带损伤和不带损伤的对比试验,并考虑了不同筋条截面形状对抗冲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冲击能量下,长桁底缘边缘冲击损伤和长桁轴线冲击损伤对加筋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在长桁面积相当的情况下, “T”字型长桁加筋板的抗冲击能力强于“工”字型长桁加筋板。  相似文献   
72.
随着燃煤电厂超低减排的开展,烟气监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研制了应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和多波长消光的实时在线烟气监测探针,可同时对SO_2、烟尘等浓度进行监测。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标定,SO_2浓度及烟尘反演误差均小于10%,不同浓度SO_2反演浓度曲线线性度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4。利用该系统对某燃煤电厂烟气中的SO_2和液滴颗粒物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对SO_2、液滴颗粒的监测结果与锅炉运行工况、实际运行状况吻合。  相似文献   
73.
空间辐射环境包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其与航天器的结构材料相互作用会产生次级中子辐射,由于这些中子的平均品质因子是带电粒子的约4~5倍,因而对生物组织的剂量当量相对贡献更大。由于中子与物质的作用机制更为复杂,测量难度大,使得准确测量空间中子注量及其剂量当量贡献成为空间辐射剂量学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主要介绍了空间中子辐射的产生机制以及国外相关测量方法及其相关校准技术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4.
对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由银河宇宙射线引起的空间辐射场各成分进行计算的方法进行了调研,对计算模型的建立以及计算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差减小技术进行分析,给出了美国的Roesler等人利用FLUKA程序以及加拿大Anid等人利用MCNPX程序计算得到的由银河宇宙射线引起的空间辐射场各量值及其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与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对任意航线空间辐射场剂量分布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给出了由银河宇宙射线引起的空间辐射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利用丙酮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测量自由射流密度场的原理,并对两种射流总压下含有丙酮蒸气示踪剂的欠膨胀自由射流的密度场结构进行了显示.所得图像直观地显示了射流的桶状激波和马赫盘等特征信息,从中可以看出射流欠膨胀度主要影响马赫盘以前的流场,射流欠膨胀度越高,则射流直径越大,马赫盘越远离喷口,桶状激波越向外凸出.为检验丙酮PLIF技术测量密度场的精度,对实验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所得到的密度场结构以及沿射流轴线的归一化密度变化曲线与实验得到的相应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6.
万冰  白菡尘  陈军 《推进技术》2019,40(9):2012-2021
进气道研制在各阶段均需要好用的设计方法,第一步是用无黏波系理论设计进气道的波系和流道参数。在实际的黏性条件下,超额定工况黏性流场结构非常复杂,基于无黏波系理论的设计方法在逻辑上难以封闭,理解黏性作用的机制和后果,有可能改善无黏方法在超额定工况的适用性,或者提出黏性修正的经验指导。针对设计点马赫数为2.5的可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超额定工况内流道入口波系设计问题,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理解了超额定工况黏性流场结构生成机制,与无黏设计相比,初始黏性结构(边界层、滑移层)使无黏流道流通能力下降,产生的限流反压迫使上游激波系强化、分离区与激波干扰结构调整,当流动结构产生的溢流量足够大、入流流量与当地流动结构的流通能力相匹配时,即获得新的平衡流场。喉道高度补偿和消除滑移层吞入的尝试验证了上述理解。在反压或限流制造的临界工况,存在局限于内压缩段的"初始不稳定性"(或小喘)现象,可能与滑移层在核心流的摆动范围大有关。在马赫数为3的超额定条件下,喉道补偿系数超过35%可获得期望的波系结构,临界的"初始不稳定性"消失。增大第二级压缩角,使外压缩激波与唇口激波不相交于内流道所在高度范围,消除滑移层生成条件,在相同反压条件下消除了"初始不稳定性"现象,或者说提高了抗反压能力。  相似文献   
77.
针对孔隙率为4.08%和4.20%,孔隙长度尺寸范围分别为6.34~216.78μm,6.34~722.25μm的两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样,依据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建立随机孔隙模型(Random Void Model,RVM)的思想,研究了孔隙建模原理和方法。将孔隙按照长度进行分级,分别建立对应不同尺寸级别的孔隙模型,然后将各个级别的孔隙模型进行叠加。与金相照片对比结果表明,采取分级孔隙建模思想得到的孔隙模拟结果与实际孔隙形貌之间的几何相似度很高,为后续数值计算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78.
在氢/氧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对发动机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或故障趋势,并快速实施自动紧急关机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Pacific 6000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使用Visual C++开发环境对其自带的采集软件PI660进行二次开发,实现高精度自动紧急关机判读功能.在紧急关机程序设计中,定时器的精度直接影响判读的准确性,通过对几种定时器精度的测试和分析,选取“多媒体定时器”用于自动紧急关机程序,并结合Pacif-ic 6000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特性,综合分析了自动紧急关机程序的响应时间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79.
燃烧室工作过程对冲压发动机性能潜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准一维分析方法,在相同的入流条件下,假设将当量比为1的燃料热量全部添加到气流中,研究了燃烧室工作过程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特征马赫数的增加,在相同飞行马赫数下,亚声速燃烧室所需扩张比逐渐减小,而双模态燃烧室所需扩张比逐渐增大;亚声速燃烧室出现所需最小扩张比和最大比冲的特征马赫数分别是1和0,双模态燃烧室在最小特征马赫数时所需扩张比最小,获得的比冲最大,且与亚声速燃烧室能获得的最大比冲相差不大,在飞行马赫数4、5、6时,差值分别为5%、4%、3%;特征马赫数在亚声速范围内变化时发动机比冲的曲线比较平缓;壁面摩擦系数的变化对燃烧室所需扩张比的影响大于对比冲的影响。直连式实验获得的等截面燃烧室极限加热量数据证明了本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0.
针对某在轨航天器电源温控系统典型故障案例,提出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的航天器多元遥测数据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对相关遥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其次,对正常状态下的遥测数据进行拟合建模,并用该模型检测后续遥测数据;最后,采用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针对航天器首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