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09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利用高速显微摄像技术,观察研究了RP-3微尺度挂滴燃烧过程中,微汽泡的核化、生长、聚并和溢出的行为过程及液滴跳动现象.结果得出:①液滴中微汽泡产生的位置;②在蒸发初期时由微汽泡引起液滴体积的膨胀;③在燃烧中由汽泡行为导致液滴的跳动;④液滴燃烧的稳定(不爆裂)现象.分析了表面张力在挂滴燃烧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了挂滴稳定燃烧的临界条件下的临界特征体积在2.5~5.0μL.   相似文献   
32.
基于独立桨距控制的电控旋翼主动振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控旋翼利用桨叶后缘襟翼偏转通过气弹作用带动桨叶变距,从而实现对旋翼的控制。但由于其系统的复杂性,桨叶间易存在扭转刚度和质量不相似,从而引起较严重的旋翼振动。针对该情况,提出了基于独立桨距控制的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并以某原理性电控旋翼为算例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对电控旋翼由扭转刚度和质量不相似引起振动的减振有效性,最佳减振水平可达90%。  相似文献   
33.
当带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飞行器在稠密大气层内做高超声速飞行时,必须采取主动冷却方式防止严重气动加热造成的窗口材料热畸变以及复杂流场造成的气动光学畸变。本文根据成像窗口周围流动具有受高超声速钝头体绕流和气膜冷却结构(即背面为空腔的超声速后台阶)共同作用的特点,在 KD-01高超声速炮风洞中开展了带气膜冷却结构的高超声速平板在不同前缘形状下表面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测量了 Ma8来流条件下喷缝下游表面传热系数,试验获得了2种前缘形状的带气膜冷却结构的高超声速平板喷缝周围瞬态流场 NPLS 图像。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对于带气膜冷却结构(气膜不工作状态)的高超声速平板,模型前缘的形状对喷缝下游区域的表面热流整体分布有明显影响,在钝前缘情形下,表面热流分布接近相同前缘形状的平板边界层为层流状态时的表面热流分布;在尖前缘情形下,表面热流分布则表现出从层流边界层状态向充分发展湍流边界层状态变化的特性;喷缝下游分离和再附区表面传热特性和超声速后台阶流动类似,取决于喷缝上缘处边界层相对厚度。  相似文献   
34.
共轴倾转旋翼飞行器是一款可折叠机翼的高速旋翼飞行器。本文建立了适用于共轴倾转旋翼飞行器直升机模式、倾转过渡模式和固定翼飞机模式的旋翼性能计算方法,并对比风洞试验数据验证了共轴倾转旋翼轴流状态的性能和共轴双旋翼前飞状态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共轴倾转旋翼在倾转过渡状态各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上下旋翼诱导速度的分布情况、上下旋翼之间的干扰面积和干扰因子的变化趋势。结论表明:相同来流速度下,当倾转角增大,共轴倾转旋翼的拉力系数减小,功率系数先增大后减小,上下旋翼的受干扰面积和干扰因子均增大。  相似文献   
35.
核磁共振陀螺(NMRG)是利用激光与核磁共振气室中的碱金属原子和惰性气体原子的相互作用使核子以拉莫尔频率进动,并通过磁场驱动技术对气室磁场实现闭环控制和对剩磁进行补偿来维持核子的共振状态,进而能够检测载体的角速度信息。磁场驱动技术作为磁场闭环控制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核磁共振陀螺的磁场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为了解决核磁共振陀螺磁场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不足的关键问题,采用交直流分离设计的压控电流源方案改善磁场驱动问题,基于噪声分析理论对电路进行建模和噪声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对三轴线圈的横向磁场控制精度达±0.046 2 nT,纵向磁场控制精度为±0.003 1 nT,实验证明该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针对新机研制过程中总装装配指令编制存在的各类瓶颈问题,通过分析指令策划的作用,提出借助前期指令策划彻底解决指令问题的思路,并对实现指令策划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数模进行装配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形成总装指令目录及含装配顺序的装配指令树,用于指令编制及其他业务域的工作准备。同时,充分分析指令策划的技术难点,给出一套对指令策划结果合理性的验证、优化方法,把指令编制、指令策划与型号实践验证有机统一起来,为新机研制指令策划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为指令编制工作明确可靠依据,确保型号指令体系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37.
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了氯仿萃取锌-双硫腙螯合物时溶液的最佳酸度范围。并已将试验结果用于指导本厂环保监测过程中。试验在四个PH值范围内进行。第一PH值范围:3-6;第二PH值范围:6.5~8;第三PH值范围:8.5~10;第四PH值范围:10.5~11.5。试验结果表明,氯仿萃取锌-双硫腙螯合物效率最高的PH范围在6.5~10之间。  相似文献   
38.
GPS/INS组合导航实际应用中存在系统模型偏差、噪声模型不确定等问题,导致卡尔曼滤波器无法实现最优滤波效果,严重时甚至导致滤波发散。渐消卡尔曼滤波器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通过引入单渐消因子和单自适应因子可以部分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不足在于单因子只能进行整体调整,不能精确调整各个通道。针对此问题,本论文提出一种2步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构造基于残差协方差估计的多重渐消因子和自适应因子对各个通道精确调整,克服动态环境下跟踪性差的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精确调整各通道,增强系统的定位精度、跟踪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9.
针对实物电阻器输出阻值的改变只能通过手动方式实施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实物电阻器阻值的数字化输出。将多只四端标准电阻器以一定的排列顺序串联连接,利用四端标准电阻器的原理特点,所有串联电阻共用一对电位端,在每只电阻器的左右分别都有一个电流输出端,电流输出端线路中接入继电器控制开关,以控制继电器的开通闭合,来实现电阻器的不同组合输出。本系统经试用,性能稳定、准确度高、实时性好、适用范围广、试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40.
在圆刻度机和光栅盘检验仪等精密仪器中应用一种变态V形轴系(又称V弧轴系),本文介绍了此种轴系角晃动的测定和数据处理,叙述了用三表法测定径向晃动的原理和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伴测件圆度误差和被测轴系径向晃动的误差分离,还介绍了对三表法测量径向晃动的验证工作。文章中还列举了测定数据,计算了这两种晃动的单圈综合晃动量、多圈平均晃动量、双周晃动量及随机晃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