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787篇
航空   79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731.
介绍了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定天然橡胶(NR)硫化胶耐老化性能的原理及方法。通过测定胶料在160℃、恒温30min下的动态模量谱,来评估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同时测定硫化胶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老化后储能模量减少,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tanδ总体呈增加趋势。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而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32.
文摘采用缠绕工艺制备了20°、30°和40°三种缠绕角度的碳/环氧厚壁管件,通过轴压实验研究了缠绕角度对厚壁管件的轴压模量和轴压强度的影响,并对轴压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实验测得轴向模量值比有限元模型计算值偏小,破坏模式为纤维层向外崩裂破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33.
采用显微组织分析和工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变形工艺对Ti-3A l-5Mo-5V钛合金动态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变形速率和变形量影响着合金动态变形局部化的程度(剪切带的宽度)和变形过程中出现的剪切带的类型,动态变形后剪切带区域的硬度与其他位置的硬度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变形后适当的后续退火处理来消除。  相似文献   
734.
原子氧环境对硅凝胶材料的侵蚀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DC93-500和GN511硅凝胶材料原子氧环境试验过程,分析和考察了DC93-500和GN511硅凝胶材料在原子氧环境作用下的侵蚀效应,探索了原子氧环境对硅凝胶材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原子氧环境作用下,DC93-500和GN511硅凝胶材料样品的可见光透射率明显下降;样品表面被氧化并出现龟裂裂纹和凸起的小岛;随着原子氧作用累积通量的进一步增加,样品表面会由于小岛被剥落而发生质损现象;相对于GN511而言,DC93-500硅凝胶材料在原子氧环境下的结构和性质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735.
火箭发动机厚层包覆质量的信号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火箭发动机装药包覆胶接状态和包覆层厚度的诊断,利用小波在应有频率与时段上的重构,基本恢复出理想的检测信号,这种检测方法针对层厚处伴有噪声干扰时的微弱信号检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6.
合成了一种合磺酸基的热固性Resol—Novalak共聚酚醛树脂(C——PF/SPF)。TG—MS(热失重—质谱)的研究结果表明,C—PF/SPF在低于350℃时,主要发生与磺酸基相关的热分解井退出SO2等产物;在450℃—820℃范围,只观察到CO2(m/z=44)、C0(m/z=28)和H20(m/z=18)等产物及其碎片;在110℃—820℃的测试温度范围未检测到与主链断裂有关的酚类热解产物,显示出优越的热稳定性;这是由于部分磺酸基中的硫在热处理过程中与酚醛树脂的芳环发生交联,从而大大增加了C——PF/SPF的热稳定性。基于TG—MS结果的理论计算表明,C——PF/SPF经350℃热处理后的理论残碳率可达80%,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C/C复合材料用基体前驱体。  相似文献   
737.
在对蜂窝夹层结构的缺陷/损伤形式、修补方法以及修补时对设备、材料及工艺的要求等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着重对灌注修补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的灌注修补材料如G7A-20,可室温固化,适于操作,密度≤0.8g/cm^3,剥离强度≥29.4N/cm、拉离强度≥3.4MPa;修补后压缩强度和模量原结构设计许用值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738.
利用电弧沉积法研制出新型Nb/Mo多层金属复合高温结构材料,在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相应的高温抗氧化涂层。在大气环境下对该材料进行了高温热暴露试验,并对不同热暴露状态的Nb/Mo多层金属复合材料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可靠的抗氧化涂层的保护下,Nb/Mo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1600℃热暴露15h后,其内部层间组织结构仍基本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739.
采用粉末冶金熔体自浸渗工艺制备了相对密度大于98%的TiC/Cu复合材料,并对其耐烧蚀与耐热震性能进行了研究。TiC/Cu复合材料在等离子烧蚀过程中产生了“发汗冷却”效果,随着复合材料中Cu含量的提高,TiC/Cu的弯曲强度与耐热震性能显著提高。TiC陶瓷骨架相对密度为72%的TiC/Cu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955 MPa,较热压纯TiC陶瓷材料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40.
采用无压成型工艺制备了2D-Cf/SiC及复杂构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达到328MPa,断裂韧度达到14.9MPa·m1/2,层间剪切强度达到35.9MPa,同时材料也具有很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利用本工艺制备了某型号发动机的尾喷管,并成功通过了应用部门的试车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