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航空   199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八十年代初见到《香港掌故》书中有一篇香港于1911年3月首次飞行表演的文章.于是在《航空史研究》总21期中发表之拙作中予以引用,但因语焉不详,不知香港飞行具体日期.感到与广州首次飞行表演(同年4月)日期接近.但前者世人知之不多.后者因4月8日发生革命党人温生才于路途中刺死观看表演的广州将军孚琪的事件而为人所共知.当时只知香港之飞行表演系英国远东飞机公司主办.又知广州飞行表演之飞行员名云甸邦,因之在中我提出两个疑点:(1)二次表演时间接近,是否有关系?(2)飞行员为谁黄汉纲先生为此翻阅了不少资料,一年后在  相似文献   
22.
一九五六年春夏之交,位于川西高原边远山区小城巴塘告急.国民党残余匪徒,煽动少数民族反动头人裹胁着一些不明真象的群众掀起了一场叛乱.叛乱分子杀害了我不少支边干部,进而围攻县委、县政府驻地——巴塘.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和少量警卫部队及家属孩子约二百人,退守到一个不大的院内,依墙坚守待援.由于雪山阻挡,加之路途遥远,救援部队一时难以赶到,孤立的院落随时都有被攻陷的可能,形势十分危急.  相似文献   
23.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为了保卫新中国,党中央果断地派志愿军赴朝参战,进行抗美援朝,由於战争,需要各种人才,西安611飞机修理厂办起个技术工人训练班,毕业了两期学员,1953年1月16日接二机部四局通知撤消原611厂,改名为西安航空技校,后又改名为西北第251技工学校,任命114厂厂长张基兼技校校长,季益为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葛玉峰为第二副校长.  相似文献   
24.
神秘空难的元凶是朔望气漩,神秘海难的元凶是朔望海漩,它们大都发生于“朔”(太阴历的初一日)或“望”(月亮最圆的一天.一般是太阴历的十五日).朔与望是太阳、月亮、地球三者成一直线的特殊日子.空气是有重量的,气层与海水一样受到日、月的吸引而同步涨退,这已为气压  相似文献   
25.
在北京,利用飞机喷洒农药防治麦蚜虫,从1980年就开始了,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而1995年5月15日在北京昌平县北部农场喷洒农药的现场,却引起不少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极大的兴趣,这是因为什么呢?请看:  相似文献   
26.
1.海难悲剧事件早在1798年,基廷(keatinge)指出,詹姆斯·柯里(James Currie)关于利物浦小船失事报告中就曾作过这样的假设:浸泡在冷水中的水手,可能是死于寒冷。  相似文献   
27.
《航空史研究》(65)刊载黎民、震阳《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一文,对有同志说“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和“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的话,作了根据史实的系统的剖析和质疑,并义正辞严地质问:姜长英教授著的《中国航空史》算不算“自己的航空史”?读后不能不深深感到,质问得极好.而对“遗憾”、“填补”之说视之为“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则更深刻而中肯.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怪事呢?这问题实在是不能存而不论的;如能论清楚它,我们就可能对此大怪事加深认识并从而会感到大怪事的大不怪.  相似文献   
28.
97年 1 0月 30日 ,我收到了中国航空史研究会黄尧民老师的来信 ,通知我已接纳为该会会员 ,当时我真是非常激动。我从小就对飞机有着浓厚的兴趣。记得在我儿时的玩具中 ,各种各样的飞机占了很大的比例 ,其中有铁的、塑料的、还有木制的 ,当我沉浸在这些飞机为我带来的欢乐中时 ,不禁萌发了一个念头——将来有一天我能够驾驶着它们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也许是缘份吧 ,我母亲为我买的第一本杂志便是《航空知识》,虽然有些知识对于刚上小学四年级的我来说有些陌生 ,但我却早已入了迷 ,从此便不断的买书 ,什么《航天》、《航空周刊》、《空中角斗士…  相似文献   
29.
读着《航空史研究》(64)上,关中人先生的《韶关飞机制造厂小史》一文.其中提到顾问萨克.使我想起了往事.写出了下面的几段回忆以慰思念.  相似文献   
30.
18 97年 ,德国侵占青岛。 1898年 ,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租借青岛 99年。远东列强日本对青岛也是垂涎三尺 ,必欲夺之而后快。日本利用德国将青岛辟为自由港的有利时机 ,不断向青岛渗透势力。就经济方面而言 ,到1913年 ,日本贸易额占青岛港贸易总额的 37% ,仅次于德国 ;就政治方面而言 ,日本政界要员络绎不绝地前往青岛 ,刺探虚实 ,搜刮情报 ,日本第二舰队也于 1913年 3月来青岛驻泊。日本图谋青岛的野心已照然苦揭。1914年 6月 2 8日 ,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