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1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全国第二届“实验应力分析”学术交流会于79年7月3日至9日在天津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和教育部委托天津市力学会和天津大学主办。会议代表324名(正式代表220名),会上宣读论文91篇,书面交流论文284篇。中国力学学会付理事长张维同志代表中国力学学会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宽带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特性,采用基于几何绕射理论的GTD(几何绕射)模型对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构建宽带雷达目标回波信号模型,结合回波信号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去斜的宽带雷达目标回波仿真方法。对宽带雷达发射信号进行去斜处理以及傅里叶变换,得到去斜后的频域发射信号,将该信号与表征目标频域散射特性的数据在频域相乘并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实现时域卷积,获取去斜后的宽带雷达回波信号。经过ISAR(逆合成孔径雷达)处理,对回波数据进行成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运算量,降低工程化实现难度,可用于ISAR回波信号模拟设备。  相似文献   
13.
14.
到泥泊尔旅游有两个地方是必去的,一是加德满都及周边古城,二是博卡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在节气门100%开度、5 000 r/min工况下各缸排温差异较大的现象,分别建立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和三维CFD模型,通过联合仿真分析进气系统内部流动特点,并找出导致排温差异的原因。提出了一种进气系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进气系统,在5 000 r/min、节气门100%开度下发动机整机进气不均匀性由原来的20% 降低 6%;当转速高于5 000 r/min时,相比于原机,采用该进气系统后各缸进气量均有所增加,在发动机转速5 500 r/min,外特性工况下平均循环进气量增加19%,单缸循环进气量最大增加34.1%,最小增加12.9%。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架飞机多个保障作业的保障车辆调度,考虑作业任务耗时的不确定性,构造递阶式染色体编码结构的单亲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保障作业编号构成控制基因染色体、车辆编号构成参数基因染色体,分别体现过站保障作业时序约束和车辆指派规则约束,使算法对问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设计了基于车辆可调度能力空间概念的染色体解码方法;采用基于适应值的轮盘赌选择策略控制进化方向,并引入均衡算子来提高车辆资源的使用率。通过试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给算法可以提高保障车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保障花费。  相似文献   
17.
冯振宇  解江  李恒晖  程坤  马骢瑶  牟浩蕾 《航空学报》2019,40(2):522394-522394
为了研究大飞机坠撞特性及数值分析方法,选取大飞机货舱地板下部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实现显式动力学的求解与分析。考察倒置、固支的货舱地板下部结构在200 kg落重以7 m/s垂直冲击下的结构响应、吸能与失效的动态行为,识别落重冲击过程中结构变形与失效模式、冲击响应特性及能量吸收与耗散机理。仿真结果表明,货舱地板下部结构的机身框组件、支撑件组件是主要吸能结构,冲击能量的吸收主要依靠上述结构的塑性变形与失效,紧固件的吸能贡献仅占1%左右。  相似文献   
18.
索尼中央研究所为了把垂直磁记录技术推向实用化,研制成灵敏度高、分辨率优良的新型单极滋头(WXP磁头),并且试制了最适用于该磁头的双层记录磁介质。与此同时,利用这种新技术,试制了垂直磁记录用的3.5英寸软磁盘。结果,线记录密度达到65.5千位/英寸、传输速率达到5兆位/秒(与5.25英寸硬磁盘的相同)、存贮容量达到4兆字节/单面。在软磁盘领域中,上述指标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和大容量信息记录磁介质——计算机用5.25英寸硬磁盘相比,它的存贮容量增加了好几倍,而传输速率相同,可以说已具有画时代的高性能。由于这一成果,垂直磁记录对  相似文献   
19.
多GNSS掩星大气探测卫星星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斌  王珏瑶  李成  魏世隆 《宇航学报》2016,37(3):334-340
为减少无线电掩星(RO)大气探测星座的卫星数量并增加探测数据量,将北斗(BD)和GPS、Galileo、GLONASS共同作为探测信源,提出一种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掩星大气探测星座概念和优化设计方法。融合先验大气模型和二维射线追踪算法,建立兼容多GNSS信源的掩星事件前向模拟算法,实现掩星事件快速精确仿真;给出多GNSS掩星大气探测星座参数对探测性能的影响特性,降低了星座模型的复杂度;并利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实现星座参数寻优。设计结果与COSMICII星座相比,卫星数量减少2颗,探测数据量增加了40%,探测均匀性提高了67%。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10月30日,太空发展局(SDA)授予诺格公司(NG)7.32亿美元合同,用于设计和建造38颗传输层2期卫星。按照前期太空发展局负责人德里克·图尼尔(Derek Tournear)理念,传输层是“扩散型作战人员太空架构”(PWSA)其他各大能力层信息流转枢纽,是整个架构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石,更是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愿景实现的关键驱动要素。本文通过对美近年来官方发布的信息征询书、授予的合同文件等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厘清其构建背景、发展现状、应用与特点,并构设其在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中可能运用的场景,对挖掘商业低轨卫星融入军事应用场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