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航空   10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种适用于热压红外激光光学材料的理想设备——3500t油压机在航空航天部三院八三五八所研制成功。通过技术鉴定,该机组综合效能达到同行业国内领先水平,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投产三年来,性能稳定,使用情况良好,约创产值50余万元。机组除主机、液压和电气系统以外,还配备加热控制装置等配套设备。具有结构紧凑、实用性好、运行乎稳、保压性能好、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机组无复动增压系统,直接采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hp自适应伪谱法的可调推力最优离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最优化指标要求,利用hp自适应伪谱法,对比分析了固定推力和可调推力制动离轨时的参数变化情况.通过研究发现,以燃料最省为优化指标,采用可调推力制动时,飞行器过渡段飞行时间更长,燃料消耗相对较小;而在时间最短指标要求下,可调推力制动虽消耗大量燃料,但能大大缩短过渡段飞行时间,有利于航天器在执行紧急任务时的快速返回.  相似文献   
13.
动量比对两股互击式喷嘴雾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CLSVOF(coupled level-set and volume of fluid)方法对两股互击式喷嘴雾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并详细考察了动量比对液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CLSVOF方法能对射流撞击形成的液膜形态进行有效捕捉,计算获得的液膜形态与实验结果一致.②两股不同孔径的射流在撞击点撞击过程中,由于大孔径一侧的部分射流未参与撞击,而中心位置的液体在撞击之后速度迅速下降,周围的液体则保持撞击前的速度,使得射流撞击之后形成弧形状液膜.③在不同动量比条件下,射流撞击后轴线位置的合成角主要取决于参与撞击射流的动量比,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14.
针对登月着陆器发动机下降过程中羽流场与月壤颗粒相互作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通过Morh\|Coulomb破坏准则确定月壤颗粒可以被羽流扬起的临界剪应力,采用动量原理计算被扬起的月壤颗粒的质量大小及形成的月坑深度;基于牛顿第二定律,采用羽流场与月壤颗粒的流固耦合相互迭代的计算方法,获得被扬起月壤颗粒随时间的质量分布等。本文通过美国Apollo 11登月过程实测数据对该新方法进行了验证,为人类探月工程提供一定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冯伟  郑刚  聂万胜 《推进技术》2016,37(6):1136-1141
液滴蒸发、燃烧过程均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为了获得液滴燃烧释热过程对于温度振荡的响应特性,对庚烷液滴气液两相燃烧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来流温度振荡频率分别为2k Hz,5k Hz和10k Hz,温度振荡幅值分别为5%,10%和15%时,液滴燃烧过程中释热速率振荡幅值及相位差变化规律,同时考察了液滴直径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释热速率振荡幅值随着来流温度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值的增加而大幅升高;释热速率波动与来流温度振荡之间的相位差受温度振荡频率影响较大;改变液滴直径可以有效控制释热响应特性,相同工况下,减小液滴直径会使得释热振荡幅值显著降低;由于温度振荡与液滴的蒸发和释热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在部分工况下液滴燃烧释热响应特性出现了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齐健  王新阁  郑刚 《飞机设计》2011,31(3):66-70
机务保障能力的评估研究,对于战斗力的形成和保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构建了机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的网络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网络综合评估方法,建立某型飞机机务保障能力灰色网络评估模型,并用实例进行验证,为全面系统的评估机务保障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撞击角对撞击式喷嘴雾化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刚  聂万胜  何博  薛诚尤 《推进技术》2015,36(4):608-613
为了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中撞击式喷嘴的雾化问题,采用CLSVOF(Coupled Level-Set and Volume-of-Fluid Method)方法对撞击式喷嘴的雾化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重点考察了撞击角对撞击式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CLSVOF方法能对射流撞击雾化形态进行较好的捕捉;分析整个雾化区域的液相分布,将射流撞击雾化过程中的液相分布大致分为三个区域:撞击前两股独立射流区域、撞击后形成的液膜区域、液膜破碎后液丝和液滴的生成区域;射流撞击雾化除了气液界面上速度差引起的不稳定之外,还存在由射流湍流或撞击波引起的其它不稳定因素;液膜破碎长度随撞击角的增大而减小,液膜表面上的表面波幅值及液膜破碎程度则随撞击角的增大而增大;射流撞击在撞击点位置处所形成的速度差对液膜的破碎和液膜上表面波幅值的大小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