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10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简要介绍了网络冗余的三种方法,并对线性令牌传递总线采用的面向数据位的同步冗余和面向数据块的同步冗余两种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22.
"高分四号"(GF-4)卫星是中国首颗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面阵凝视光学遥感卫星,载荷首次采用面阵CMOS探测器在36 000km高轨成像、基于面阵成像构建在轨相对辐射校正模型、面阵相机光学畸变在轨检校。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GF-4卫星影像辐射质量(quality,以下同)与几何精度的关键因素,然后介绍了高轨面阵成像处理模型的构建技术,最后分析评价了GF-4卫星影像的辐射质量、几何质量和处理精度。结果表明:GF-4号卫星全色多光谱影像的平均行标准差、平均标准差和广义噪声等相对辐射精度指标均优于3%,典型地物信噪比平均优于40d B。影像内部畸变在垂轨和沿轨方向均优于0.8个像素。  相似文献   
223.
民用飞机连续下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民用飞机燃油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国外的研究机构提出了连续下降进近程序(CDA),该进近程序能有效减小民用飞机在着陆阶段对地面噪声的影响,减少着陆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介绍了CDA着陆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国外研究发展情况,并设计了CDA着陆下滑轨迹,同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飞机着陆过程的轨迹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224.
深入理解气膜出流对涡轮叶栅气动性能和流场结构的影响对于冷却涡轮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涡轮叶栅表面气膜出流与主流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冷却孔附近的三维流场,分析了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机理以及吹风比对气膜出流与主流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吹风比增大将导致叶栅内部流动损失增大,且压力面更为明显;当吹风比增大到一定程度,叶片两侧面上将出现掺混肾型涡流动结构,并且在压力面和吸力面诱导出旋向相反的诱导涡。  相似文献   
225.
基于正交实验方法和有限元仿真方法,设计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表,研究了作业速度、覆冰厚度、弓头质量、弓头刚度以及弓头阻尼对除冰率的影响。建立了接触网-覆冰有限元模型和受电弓-接触网耦合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比理论值和仿真值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作业速度和弓头质量对接触力和接触线抬升量影响较大,进而影响除冰率,但弓头质量大于17 kg后影响程度趋于平缓。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列车运行速度、弓头质量和覆冰厚度是影响除冰率的主要因素,而弓头刚度和阻尼对除冰率影响不显著。这些结果可为提高列车行驶安全性、改善弓网耦合除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6.
自适应飞行器因其对于不同飞行阶段的空气动力学适应性,逐渐成为航空航天研究的重点领域。可变形蒙皮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面内拉伸变形性能,同时材料结构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刚度来应对飞行过程中的载荷。本文提出以由高性能工程塑料聚醚醚酮(PEEK)材料制备的折线形蜂窝和U形蜂窝材料作为蒙皮结构,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确定柔性蒙皮的面内拉伸变形模式及两种蜂窝材料的形状尺寸参数对其面内拉伸变形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折线形蜂窝和U形蜂窝材料的面内变形模式呈现高度一致性,同时,两者的面内拉伸变形性能与蜂窝胞元长度和高度成正比,而与蜂窝厚度成反比。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变体结构的设计与制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27.
为研究硼粉燃烧规律,采用两种典型混合方式(干法混合和湿法混合)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助燃剂双铅-2(SQ-2)的硼粉试样,使用氧弹式量热计测量了硼粉燃烧放热量,同时在量热计上加装压强传感器获得了不同样品在燃烧过程中的压强变化趋势,得到了不同样品中硼粉的有效燃烧时间。结果表明,在SQ-2含量一致时,干法样品在燃烧过程中的升压速率明显大于湿法样品,其最大压强也高于湿法样品;在两种助燃方式下,氧弹中的温度和氧气量均可满足硼粉的燃烧,但SQ-2含量>80%的干法混合中硼粉放热量低,最高仅为34 950 J/g,依然有约40%硼粉没有燃烧,其硼粉有效燃烧时间仅约有29 ms。分析认为,干法混合中样品为粉末状,燃烧迅速,当SQ-2含量>80%时,其燃烧产生的高速气体将硼粉喷溅在氧弹壁上或者氧弹底部,硼粉受“冷壁效应”影响明显而导致无法继续燃烧,而湿法混合中SQ-2与硼粉接触紧密,硼粉受“冷壁效应”影响不大,SQ-2燃烧产生的热量和气体更容易加热硼粉,加上硼粉自身的放热,延长了硼粉的高温燃烧时间,助燃效果好,燃烧效率高。  相似文献   
228.
以小麦秸秆生物炭作为类水滑石的载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生物炭锌钴水滑石复合材料(BC@Zn/Co-LDHs),并研究材料投加量、吸附时间、污染物初始浓度、pH和温度等条件对P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C@Zn/Co-LDHs材料对P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属于多层吸附;在pH为6.00,材料投加量为1.0 g/L,磷酸根浓度为30mg/L,吸附时间为60 min时,BC@Zn/Co-LDHs复合材料对P的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为92.98%。  相似文献   
229.
本文建立了以旅客总延误时间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多跑道机场离场航班排序优化模型,并考虑航路流控的影响,通过回溯算法求解,融合位置约束交换算法优先处理受流控影响的航班,最后采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例进行算例验证。与先进先出模式相比,优化后的离场模式降低航班延误时间效果显著,旅客总延误成本减少了44.81%,所提方法可显著提升多跑道协同运行能力,为当前多跑道机场的调度排序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30.
纤维织物预制体蠕变/回复行为的描述对于模拟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至关重要。为分析与预测CF3031干纤维预制体在预成型过程中的厚向变形行为,进行了干纤维预制体的蠕变/回复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建立了材料本构模型。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和叠加原理对比分析不同蠕变计算模型对CF3031干纤维预制体蠕变/回复实验数据的蠕变部分及整体拟合效果。结果表明,Burgers模型整体计算效果优于其他模型。而后,在传统Burgers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1个单方程形式且适用于不同的蠕变应力和预成型温度的材料模型,用于描述干纤维织物预制件时间依赖性的厚向蠕变/回复行为。模型系数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及最小二乘法获取。最后,将建立的本构模型用于预测新设计的实验结果,结果显示实验曲线与模型预测曲线基本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