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01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纤维/环氧树脂用在空间飞行器上时,面临着空间环境中各种因素特别是原子氧效应的影响,因而在地面模拟设备中对这种材料进行了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研究,并且考察了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比较试验前后试样的质量及表面形貌,得出了材料在设备中的反应特点以及温度变化对材料原子氧效应的影响规律.同时,还对设备中存在的离子氧在材料的质量损失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定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2.
MSC/NASTRAN程序是美国大型结构分析通用商业软件。在航空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应用该软件进行强度、振动分析计算,在振动分析计算中,动频的计算在高速旋转的叶片中尤为重要,但该软件并没有提供动频计算功能卡片,因此开发该卡片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潜在的价值。本介绍MSC/NASTRAN程序动频功能开发的方法,过程,并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3.
结合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高密度发射与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特点,提出了火箭构型统一、精简技术状态的要求,介绍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构型、构型统一的必要性及总体思路,以提高产品通用性和互换性,加速产品化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44.
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流性能的一维评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准一维Eu ler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反映面积变化、摩擦、添质和化学反应放热的源项,发展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流道计算的一维软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发动机的推力和摩擦力,同时给出发动机参数沿轴向的变化和出口值。通过日本国家航空与航天实验室(NAL)的双模态模型氢反应流场计算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后,针对煤油发动机,分析了隔离段和燃烧室扩张角、燃料喷射位置与方式、化学反应放热项的两种不同求解方法、隔离段高度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为飞行器设计配备了能稳定激波且性能较好的发动机构型。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重点介绍压痕在视场内或不在视场内的调整方法以及调整过程中对同轴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8.
欧洲动力装置公司(SEP)在5月7日成功地完成了阿里安运载火箭第三级动力装置H8的第三次鉴定试验。这次试验,持续了566秒,获得完全成功。以前,在3月27日和4月16日进行了两次鉴定试验并且取得同样的成功。这些试验  相似文献   
149.
为研究煤油燃料矩形截面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在不同飞行工况下的流动及燃烧特征,在通过直连式试验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后,对6个不同马赫数及当量比工况进行了三维定常数值模拟,得出了发动机壁面压力、一维质量平均马赫数沿流向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各工况下流场中波系结构、释热变化率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发动机明显工作于两类不同的燃烧模态。当发动机处于预燃激波串前传至注油位以前的亚燃模态时,凹槽段波系相对较弱;随着激波串的前移,隔离段中形成明显的分离旋涡结构将燃料卷至上游,部分燃烧在注油位之前已完成;在燃烧室内,分离主要发生于凹槽内部,燃烧释热集中于第一凹槽头部。当发动机处于激波串未前传的超燃模态时,凹槽段波系相对更强,流动参数波动更大,燃烧在注油位以后进行,燃烧室内分离旋涡在流向跨度大,形成从第一凹槽前缘至第二凹槽处的连续流动分离;分离旋涡有助于燃烧向下游传播,因此释热沿流向分布更均匀、更分散。在过渡段诱导流动分离,促使燃烧室内形成大流向跨度的分离旋涡可能有助于燃烧向下游传播,实现分布式释热,避免释热过于集中导致激波串前传。  相似文献   
150.
针对空基回收过程中无人机头部扰流近距对浮标产生显著干扰、影响对接安全和效率的问题,本文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无人机头部扰流特性及影响进行仿真与分析。首先,借助SolidWorks软件对无人机和浮标进行三维建模;其次,运用CFD软件围绕无人机头部和浮标模型建立外流场计算域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及迭代计算;再次,模拟仿真多组浮标与无人机间典型相对位置情况下的机头-浮标附近速度场、压力场和拖曳浮标所受扰动力数据;最后,基于上述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无人机头部流场内气流速度及对浮标扰动力变化规律。本文探讨内容可为进一步提高缆绳拖曳浮标稳定与空中对接控制精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