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93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1351篇
航天技术   162篇
综合类   73篇
航天   2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旨在设计一种能够飞行的大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以海鸥作为设计原型进行飞行方式和运动规律分析,建立结构设计和数学模型,实现多自由度仿生扑翼飞行。对设计结构进行运动学分析,使仿生飞行结构更加合理且符合基本气动性能。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将其运动学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设计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52.
基于DMD方法的超声速进气道喘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非定常数值仿真方法对典型超声速进气道的喘振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引入动力模态分解(DMD)方法对小喘和大喘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取了小喘及大喘的流场振荡特征,其中DMD得到的1阶模态反映了时均流场特征、2阶模态反映了主频振荡流场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小喘与大喘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道内小喘流动包含大喘的流场振荡特性,小喘状态是进气道由不喘到大喘状态的中间状态,由小喘向大喘演化过程中,进气道内一些流动特征逐渐减弱并趋于稳定收敛,大喘的流场结构整体上比小喘状态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953.
随着尖端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的不断发展,微小型车铣加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切削加工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军民制造领域。为获得微小型正交车铣加工参数引起的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以高效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正交车铣轴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水平五因素正交实验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重点研究了车铣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车铣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数值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相同刀具下正交车铣加工轴类零件,其工件尺寸、车削主轴转速、工件进给量、铣削主轴转速和切削深度依次从大到小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质量,可指导高效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954.
正近年来,随着商业航天的不断发展,市场上也出现了新的声音,认为航天应用需求也表现出从高端应用向大众应用方向发展的势头。而伴以微电子技术和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微纳卫星正面临从技术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化发展,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性质转变的发展转折点。当前微纳卫星发射活动持续高速发展,除美、中、欧、俄等传统大国或地区外,更多的非传统航天国家也加入微纳卫星的开发行列中,不断掀起热潮,而较  相似文献   
955.
大型空间可展开天线反射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型空间可展开天线是卫星载荷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一代航天器的关键产品。回顾了当今国内外大型空间可展开天线发展状况,介绍了多种典型的大型空间可展开天线反射器。总结分析了大型空间可展开天线反射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同时,对大型空间可展开天线,尤其是大于50 m的极大型展开天线反射器结构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6.
稳定的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是北斗/GNSS-RTK技术应用于滑坡灾害监测的必要条件,当监测区域地面通信基础设施缺失或突发险情引起通信链路中断时,滑坡监测工作难以开展。针对于此,研究并分析了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regional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 RSMC)技术应用于滑坡灾害监测的可行性。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三号RSMC的GNSS观测数据编码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准站与流动站观测数据的不同传输方案对滑坡灾害监测的影响。最后对其中两种可行性较高方案的通信指标与定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基准站采用4G、监测站采用北斗三号RSMC的第一种传输方案,平均解算时延优于1.1 s,传输成功率可达98.46%,实时监测序列精度在水平方向优于1cm,高程方向可达厘米级水平。该方案保持了监测序列的高频率高精度实时获取,同时提升了地面通信受限时监测信息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57.
提出由一个极端特征对构造拥有预先给定的部分元素的周期Jacobi矩阵问题,给出了问题有唯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且给出了数值算法和例子。  相似文献   
958.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综述了近年来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失重条件下的SHS、场激发SHS、SHS催化剂和载体、有机物的SHS、机械激发SHS和SHS纳米材料以及SHS产物耗散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959.
滑轨防高温高速烧粘技术的应用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防高温高速燃气烧粘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环境条件,清洗、设计变更或配件更换、发动机改进、脂/干膜类润滑防护涂层、无机和有机防热/烧蚀材料、纳米功能涂层和技术的应用研究状况和进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冷/热模拟、发动机试车台模拟等防烧粘—腐蚀试验评估技术以及在这些技术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60.
聚碳硅烷PC—P是制备力学性能优异的低电阻率碳化硅纤维的先驱体。利用IR、TG、凝胶含量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聚碳硅烷PC—P不熔化纤维的热解过程。研究表明,聚碳硅烷PC—P不熔化纤维高温热解过程与PCS不熔化纤维类似,但在300℃左右存在明显的自交联现象,使PC—P不熔化纤维的凝胶含量迅速增加,这是PC—P纤维在不熔化程度较低情况下能够通过高温烧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