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271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64篇
航天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主要介绍了波音737系列飞机的发展历程、主要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2.
193.
尖前缘一体化高温热管启动性能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尖前缘高温热管工程设计与启动性能评估需求,基于描述碱金属高温热管启动过程的“温度锋面”模型,建立了一种用于分析不规则外形且承受非均匀瞬态气动加热的一体化尖前缘高温热管启动性能工程计算方法。该方法结合尖前缘气动加热环境分布特点进行计算节点划分,采用热管基本理论和局部能量守恒原理计算热管温度分布及“温度锋面”位置,实现尖前缘热管启动过程的理论预测。同时,采用均匀受热圆柱热管和尖前缘一体化热管启动试验结果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某尖前缘一体化高温热管结构在气动加热环境下的启动性能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减小尖前缘高温热管启动时间的可能方法和措施:尖前缘高温热管启动后等温性良好,通过控制热管总长、壳体厚度、工质充装量等设计参数或调整热管初始温度可进一步缩短热管启动时间。  相似文献   
194.
针对火星表面低温大气环境下多层隔热组件隔热性能大幅衰减、不能满足火星车保温需求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轻质纳米气凝胶隔热装置设计方法,采用在真空和火星大气环境下导热率极低的纳米气凝胶为隔热材料,通过基于低导热复合材料的盒盖式局部支撑封装、气凝胶与结构间填充缓冲泡沫进行多余物过滤、铺设反射屏进行辐射漏热隔离、开设排气孔等设计方法,解决了力学性能增强、多余物控制、辐射漏热隔离、快速泄复压等工程应用难题,成功完成纳米气凝胶在祝融号火星车的工程应用。地面试验测试结果表明,1 400 Pa、二氧化碳气氛、25℃时纳米气凝胶隔热装置总导热系数低至0.008 0 W/(m·K),有力保障了祝融号火星车舱内设备在零加热功率补偿条件下在轨温度仍处于允许范围内。火星车纳米气凝胶隔热装置总质量为5.95 kg,仅占火星车总质量的2.5%。  相似文献   
195.
车间作业调度问题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车间作业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几个经典作业排序启发式算法及对一般排序优先规则的分析讨论 ,提出了两种适合于车间应用的新的启发式算法  相似文献   
196.
本文概述从国外引进的“飞行试验实时数据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及其主要特点。其中的机载部分包括传感器、调节器、达明-5(Damien-Ⅴ)采集器、模拟和数字式磁记录器、遥测发射机、机载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以及振动(或颤振)测试设备。地面部分主要由带自动跟踪天线的遥测接收站(2个)、调节测量系统、采集计算机、振动数据专用处理计算机、监控室、自动编程台等组成。本系统主要用于飞机的飞行试验。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可编程序遥测系统及实时处理的方式,对缩短试验周期、保障试验安全、提高飞行试验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7.
本文讨论了玻璃熔窑的结构及其特点,提出适合玻璃熔窑温度控制的模型和智能算法,详细研究了模糊PID控制器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8.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详细论述了悬置传输线馈电的短背腔式收发共用Ku频段阵列天线的研制。并将研制的16×16单元Ku频段收发共用平板天线与国外报道的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9.
基于模型误差确定卫星姿态的预测滤波算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林玉荣  邓正隆 《宇航学报》2001,22(1):78-83,88
本文给出了一种高精度、鲁棒性强的实时姿态估计算法,即预测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星敏感器所提供的观测矢量,对运动学方程中由陀螺漂移造成的角速度模型误差进行一步预测,从而准确地估计卫星的运动姿态和角速度。预测滤波算法的良好性能已通过仿真测试得到了验证。文中进一步提出的修正算法,使滤波器的预测性能得到了改进。  相似文献   
200.
用于高焓风洞实验中模型表面温度测量的CCD红外热成像系统 ,测温范围 1 0 0 0~ 350 0K。笔者介绍系统原理和标定过程 ,并给出了初步风洞实验结果。通过与红外高温计测量结果的比较分析 ,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系统的研制成功为地面防热 /热结构实验中模型表面温度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