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279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齿距啮合偏差对准双曲面齿轮传动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齿轮机构的总体传动误差概念引申出含有齿距啮合偏差的单齿传动误差,并根据齿面的几何关系,给出齿距啮合偏差对单齿传动误差曲线影响的偏移式;然后,在Y9550型滚动检验机的基础上搭建传动误差检测平台并进行测量试验,得到准双曲面齿轮副两种传动误差的测量结果;最后,利用JD45+型齿轮测量机所测的齿距偏差数据对理论传动误差曲线进行修正,进而分析了轮齿的啮合状态.通过对理论与实际传动误差曲线的对比,验证了齿距啮合偏差对传动误差的影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轻载条件下,实际单齿传动误差可近似由理论设计曲线和齿距啮合偏差组成的综合仿真曲线来替代,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实际工况下齿轮传动的运动精度和工作平稳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2.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采用PI调节器不能很好地适应电机参数变化而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电流预测控制(CPC)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鲁棒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滑模控制方法.该滑模与电流预测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改善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了负载扰动时调速响应快且无超调控制,提高了...  相似文献   
393.
简要概述了利用耦合波理论和小孔耦合理论的TE21模耦合器设计原理,并将几种不同形式的跟踪网络的设计进行了总结。最后仿真设计了Ku波段TE21模耦合器。  相似文献   
394.
研究了整数分次等变上同调和RO(G)分次等变上同调,结合同伦理论的等变奇异上同调,进一步得到在Gal(C/R)作用下轨道点的上同调环,轨道点是群作用等变空间一个基本模型,通过研究轨道点的等变上同调环,可推广到一般群作用空间的等变上同调理论.  相似文献   
395.
为了更好地研究旋转机翼飞机旋翼模式下的飞行性能,针对旋转机翼飞机的特点,开展旋转机翼飞机旋翼飞行验证平台的设计,主要包括旋转机翼的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不同相对厚度椭圆翼型气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旋转机翼悬停气动特性的估算方法,地面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估算方法是有效的,该方法对今后开展旋转机翼飞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96.
为了解决当前数控加工中通用刀具加工弧齿锥齿轮存在的加工效率低、易切削颤振等问题,提出了中凹盘铣刀数控端铣弧齿锥齿轮的方法.基于对弧齿锥齿轮齿面几何结构的研究,通过选择大直径、刀底内凹的盘形铣刀,主动改变刀具姿态角的设置顺序,并分离了前倾角和侧倾角的功能,可以实现弧齿锥齿轮的齿底无干涉和大切削带宽加工.先以切触点位置确定侧倾角避免过切齿槽底面,再以平底刀加工自由曲面的思想分别确定两侧齿面的前倾角,保证大的切削带宽和高加工效率.结果表明:以一个弧齿锥齿轮大轮为例,中凹盘铣刀端铣轮两侧齿面分别以7次、6次切削完成加工,最大加工误差分别为0.039 4mm和0.041 8mm.采用该方法加工弧齿锥齿轮,具有刀具耐用度高,切削带宽大,走刀次数少和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97.
摘要: 舵系统是超声速再入飞行器机动飞行过程中对姿态进行控制的重要部件,其颤振特性分析是保证型号研制及飞行试验成功的关键环节.本文用当地活塞流理论对舵面颤振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建立舵系统动力学方程,确定舵面颤振临界边界计算方法,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模态试验确定不同舵偏角度及不同加载量级组合工况下舵面模态参数,最后通过颤振分析确定舵面颤振临界参数,为舵系统结构方案设计及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98.
为了提高面齿轮副的啮合性能,根据面齿轮的磨削加工过程和配对圆柱齿轮的三维拓扑修形原理,推导了面齿轮副的三维拓扑修形齿面方程,分析了5种修形因数对面齿轮副啮合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优化修形因数实现面齿轮副啮合性能的预控,通过试验验证了三维拓扑修形理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齿廓修形因数是主要的预控参变量,对接触区域沿齿高方向的宽度有明显影响.齿向修形抛物线因数影响接触区沿齿长方向宽度,两者取值的不同能显著影响接触迹线的倾斜程度和接触区域的形状和面积.通过齿面三维拓扑修形,能有效预控齿面的接触区域和传动误差,降低面齿轮副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99.
针对冷等静压氧化铝陶瓷生坯干切削中出现的刀具磨粒磨损严重等问题,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制备后刀面织构化硬质合金刀具,对氧化铝陶瓷生坯干切削加工,研究后刀面织构化刀具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干切削氧化铝陶瓷生坯过程中,刀具前刀面仅有轻微磨损,后刀面有较为严重的磨粒磨损。相比硬质合金刀具,后刀面织构化刀具能有效降低刀具磨损,且织构沟槽平行于主切削刃的后刀面织构化刀具(AT-1)能有效提高刀具耐磨性。研究发现后刀面微织构在干切削过程中存在"衍生切削"现象,"衍生切削"能切除刀-工接触表面中的硬质点,避免硬质点加剧刀具磨损;微织构还有储存氧化铝粉末切屑的作用,这进一步减少硬质点对刀具后刀面的影响,延长刀具寿命。  相似文献   
400.
总结了国内外对CuCr触头材料性能改善的发展状况。本文主要从工艺性能、截流水平、开断性能和耐压性能以及抗熔焊性等方面叙述了添加新组元的作用;最后对CuCr触头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