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0篇
航空   48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9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超声探伤用探头回波频率的准确度是影响超声探伤仪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超声探伤用探头的回波频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脉冲反射频谱分析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2.
文章描述了海洋卫星微波辐射计6.6GHz~37GHz宽频段环加载波纹喇叭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利用模匹配法对波纹喇叭进行优化仿真,给出了设计和测试结果,解决了跨频段波纹喇叭方向图等化、高次模控制和驻波匹配等技术难点;研制的环加载波纹喇叭全频段交叉极化电平优于-25dB,驻波比优于1.2,辐射计天线主波束效率优于90%。  相似文献   
23.
分析了有机涂层2种主要老化失效现象的发生机理及研究涂层失效的方法。成功地运用周期跟踪观测法、绝缘电阻法和光泽度法对一种多金属连接组合式结构的多种涂层体系进行优选。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运用这三种方法研究多金属组合结构件在人工加速老化谱下的腐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对涂层的优选效果良好。同时概括总结多金属组合式结构涂层的老化失效特点。  相似文献   
24.
以沥青焦、炭黑、人造石墨粉为骨料,以硫改性沥青为黏结剂,通过浆涂混合冷压炭化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碳基体材料.考察了黏结剂含量对碳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与黏结剂含量有重要的关系;随黏结剂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密度和强度呈增大的趋势,而开孔率则逐渐下降;当黏结剂质量分数为44%时,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达到42.6 MPa和187 MPa;当黏结剂质量分数超过44%时,材料在炭化过程中破裂.这些变化可归因于黏结剂与骨料颗粒在热混捏和炭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5.
利用中间相沥青纤维的自粘结性和沥青大分子沿纤维轴高度择优取向的特点,通过热压方法制备高导热块体碳材料。在纺丝和氧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主要考察了中间相沥青的熔融纺丝温度对纤维性能和目标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熔融纺丝温度越高,中间相沥青纤维的直径越大;(2)在合适的纺丝温度下所得的纤维经氧化后热压制得材料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密度、热导率以及较低的电阻率。选取纺丝温度为308℃,所纺中间相纤维直径为20μm,氧化后经热压所得材料的密度、弯曲强度、热导率和电阻率分别为2.02 g/cm3、128.7 MPa、597 W/(m.K)和1.25μΩ.m。  相似文献   
26.
产品是通过设备生产出来的,随着我国航天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企业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设备管理工作不善,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不能发挥出应有效能,将会影响企业的科研生产顺利进行。本文总结了我厂对设备开展综合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27.
设计了几种不同喷丝孔结构的圆弧狭缝式喷丝板,用于酚醛树脂的熔融纺丝,对纺出纤维的截面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丝孔的孔形、圆弧狭缝宽度、圆弧缺口宽度和长径比等结构参数对纤维截面形貌有着重要影响,在适当熔纺条件下,只有使用结构尺寸在一定范围的喷丝板才能得到中空酚醛纤维,否则,就会得到C形和实心截面形貌的酚醛纤维.  相似文献   
28.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石墨基体上涂敷SiC.通过对SiC悬浮液外部参数的控制,得到沉积时间、电压、添加剂量、固含量对沉积状况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制备样品,经烧结处理即得石墨的SiC涂层.用SEM观察涂层的微观结构,XRD用于烧结前后的相鉴定.结果表明,石墨基体上电泳沉积法制备均匀的SiC涂层简便可行.涂层为颗粒的物理堆积且存在孔隙,在实验烧结条件下SiC没有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29.
30.
新西兰皇家空军将派遣首名士兵在2009年初期到欧洲接收德国陆军的NH90战术运输直升机训练,这在2008年11月初的时候已经与德国签订了一项新的军队协议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