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本文将数值源项模型应用于叶片式涡流发生器的数值模拟中,以叶片在当地流场中产生的升力作为源项,该源项由叶片的坐标位置、安装方向、高度等参数根据Plandd升力理论确定。数值模拟中,叶片位于平板上,其高度约为当地边界层厚度的1/6。在相同计算条件下,对比分析采用该源项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和相关资料的对应数据,证明采用本文源项模型可以得到与资料采用全网格以及采用其涡流发生器模型基本一致的诱导速度场。  相似文献   
12.
某 Bump 进气道流动控制计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某 Bump(凸包)进气道为研究对象,采用 CFD 数值模拟技术对其内、外流场进行计算,重点研究超声速来流马赫数 M∞=1.60下进气道气动、流场特性;根据进气道内、外流场特点,分别设计机身棱线涡扰流片、进气道抽吸及射流流动控制装置,目的在于提高飞机 M∞=1.60来流、进/发匹配点条件下进气道总压恢复、降低出口流场畸变;采用 CFD 技术对各流动控制装置效能进行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对各流动控制装置效能及典型装置流动控制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M∞=1.60来流、负迎角下,扰流片作用不明显;采用进气道抽吸或射流控制措施,对提高进气道总压恢复有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 F-35那样的隐身战机 Bump 进气道流动控制或工程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