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627篇
航天技术   100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3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本文立足于战时靠前抢修、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角度,应用断裂力学的理论,从粘接接头体系的受力方式与破坏形式的分析,建立了粘补修理技术安全可靠性的力学模型,并引例旁证其可行性。同时,综合自身的实践,提出实施粘补的技术要点以及试验与技术服务中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3.
174.
高档数控机床是支撑航空、航天及能源工程等领域零件加工的关键装备.当前我国已经可以设计和制造各种结构型式的高档数控机床,但是机床的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其中高速下的动态误差大是主要差距之一.将动态误差定义为进给轴执行器末端位置相对于指令位置的偏差,并划分为闭环内动态误差和闭环外动态误差两部分.以某国产数...  相似文献   
175.
176.
为对高活性铝粉的燃烧热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使用氧弹量热仪,采用GAP作为助剂,通过多次实验研究了助剂种类及添加比例、充气气氛及压力等测试条件对铝粉燃烧热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测试参数,并采用助剂法测定了50、100、200 nm铝粉的燃烧热。结果表明,使用GAP作为助剂,选择1∶4(质量比)混合制样,在O_2气氛充气压力1.5 MPa条件下,高活性铝粉具有最高的燃烧效率,且随着高活性铝粉粒度的增大,其燃烧热值减小,燃烧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7.
针对影响薄壁微结构件超精密研抛的工艺因素,即单次进给量、研磨轨迹、研磨膏选择和去除量精确控制,通过大量的研抛加工试验,进行研抛工艺研究,得到能实现稳定和理想加工结果的研抛工艺,很好的满足零件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8.
国外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国外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概述了定量无损检测技术(QNDE)在生产阶段、使用阶段和使用寿命评估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应用NDE技术的材料的智能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相似文献   
179.
航天电磁发射具有运载效率高、单次发射成本低、无污染、可适用于多种运载器型号、推射装置可重复使用、发射过程力学及电磁环境复杂等特点。本文在深入分析航天电磁发射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航天装备试验鉴定条件和工具进行创新研究。基于低轨卫星发射试验任务应用需求,从总体设计思路、试验工艺流程、功能分区及主要设施等方面阐述航天电磁发射场总体方案,总结归纳与航天电磁发射场设计相关的关键技术,为实现未来航天发射场“快响型航班式运输投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0.
采用旋转摩擦焊接技术进行了1Cr18Ni9Ti不锈钢与6061铝合金的焊接,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钢铝旋转摩擦焊接头的焊缝成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锈钢与铝合金的连接界面发生元素扩散并形成一定厚度的结合层,提高旋转速度能够增加结合层的厚度,随着顶锻力的提高,结合层的厚度先增加后减小。钢铝界面处的铝合金晶粒发生拉长变形,出现晶粒细化现象。靠近接头界面处硬度相对较高,接头拉伸强度随着旋转速度和顶锻力的提高先增加后下降,在旋转速度为600 r/min,顶锻力为3.8 kN时获得1Cr18Ni9Ti不锈钢与6061铝合金接头抗拉强度值最高为262 MPa。断裂位置主要位于钢铝连接界面,部分位于铝合金侧,焊接断口存在小而浅的韧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