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航空   6篇
航天技术   19篇
航天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磁层-电离层电动耦合与中纬地磁指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磁层一电离层耦合过程内中纬地磁指数的变化特点,并与极光电集流和赤道电集流(指数)变化相比较。相关分析和时序叠加分析均表明,高、中、低纬地磁指数变化可归结为磁层一电离层电动耦合的统一物理图象。有R事件的磁暴主相初期和无R事件的磁扰期内,赤道电集流和中纬地磁指数的变化各不相同。这再次证明,耦合分析中将磁层源扰动的直接穿透作用与经电离层内动力过程的效应二者加以区分和综合研究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STARE-TRIAD联合观测的一个实例研究磁层-电离层不完全耦合现象.实例中观测的电场、场向电流和推出的Pederson电导率在Harang不连续区的分布与用Kan-Lee磁层-电离层不完全耦合理论的预测值符合得很好.这支持了该理论所说的在电等位U-位形低纬侧有S-位形存在以及与之相应的电离层电导率的第二增强区和电场凹陷区等现象.STARE的其他观测事实说明这些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78—1988年间磁扰的分析与日地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978-1988年间行星际磁场(IMF)的Bz分量、极光区AL指数和赤道附近地磁台Z分量等资料探讨了日地耦合中的主要物理过程。Bz的11年变化大致与太阳活动程度相当,但AL和赤道附近ΔZ更多地受磁层和电离层内部过程所控制。分析中强调了对国际磁抗日按物理过程进行分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极区双雷达STARE系统观测到的高纬E区电场(65°—70°范围内)之形态为基础,用简单模式法对其中部分有趣现象进行了讨论。静日(1≤Kp≤3)形态与Vasyliunas模式符合较好。其晨一昏不对称性可部分地由电导率日一夜不均匀性解释,同时也说明在磁层中亦应有晨-昏不对称因素。本文还提出了两个简单模式,以讨论扰日对流圈的西向旋转。其一讨论了场向电流一、二区的相对强度产生之效果;其二考虑了Hall和Pederson电导率之比的作用,并对此两模式进行了比较。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个问题,需对磁层过程有更多的了解,也需要对电场和场向电流进行同时性的观测。   相似文献   
15.
同步是通信的基础。文章分析了直扩通信系统码跟踪中常用的一种非相关延迟锁定环在连续波(CW)干扰、高斯白噪声和部分频带干扰下的跟踪误差方差,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所得的结论对于延迟锁定环路的分析和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了一种在强背景噪声条件下检测弱直扩信号参数的方法:利用四阶累积量一维切片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估计直扩信号载频。因高阶累积量对高斯白噪声有良好的抑制能力,四阶累积量一维切片检测法与传统自相关信号检测法相比,能在更低信噪比条件下恢复信号载频谐波分量。在四阶累积量计算过程中,巧取其一维切片进行计算,减小了运算量。在给出的仿真结果中,以较短的数据长度,能在-15dB下检测到直扩信号载频。  相似文献   
17.
着重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及变更调查、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遥感调查、生态环境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国土资源领域方面阐述了高分一号卫星数据的应用现状,同时分析了其数据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定量分派各零件清洁限值的方法;以内控各个零件清洁度,达到主要控制发动机整机清洁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印度Trivandrum站第21太阳活动周内地磁H分量分析表明,不仅在磁扰日及其随后的静日内,强磁扰对赤道电集流有显着作用,即使在持续静日期间,较弱的磁扰仍然对赤道电离层有很大影响。磁静日昏侧出现反向(西向)电集流是正常现象,弱磁扰是使此反向电流消失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GEOS-2卫星S329电子枪实验和S301冷等离子体电子浓度实验所得对流图象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比较是通过Volland半经验模式将对流电场与等离子体层顶相联系的.两种观测都表明对流电场的西旋与Kp有关,并说明Volland模式在一级近似下较好地描述了同步轨道附近的对流情况.两种实验在高地磁活动时等离子体层顶大小方面有矛盾处.这种矛盾的可能原因是高磁扰日时等离子体层顶附近动力过程的复杂性.此外,S329实验所得的对流电场之晨昏不对称性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