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78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8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6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高马赫数下真实气体效应对双楔绕流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量热完全气体模型和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两种气体模型对层流流态、转捩流态、全湍流流态的双楔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转捩流态计算采用基于间歇因子的γ-Reθt转捩模型,全湍流计算中采用k-ωSST湍流模型。结果表明:双楔拐角附近发生流动分离,与量热完全气体模型相比,相同流态下,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计算得到的分离区尺寸更小。在边界层转捩位置的分析中发现,双楔拐角附近的分离区对边界层转捩有重要影响,分离激波产生的位置与边界层开始转捩的位置高度吻合,与量热完全气体模型相比,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时的边界层转捩起始位置更靠后。针对真实气体效应下单位雷诺数、拐角角度对边界层转捩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真实气体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分离区内的转捩流动,随着单位雷诺数减小、拐角角度增大,真实气体效应对边界层转捩的影响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82.
83.
为提高复杂系统多学科建模仿真效率,弥补现有多领域统一建模仿真语言(Modelica)不支持并行的缺陷,提出了一个面向复杂系统建模仿真的多层次并行仿真框架,从仿真任务级、实体级和模型级3个应用层次上充分发掘仿真系统的并行性.将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OpenMP中的并行元素加入Modelica语言,并通过所提出的代码映射机制将Modelica文本转换为支持并行编程的高级代码(C++),再利用一定的任务分配机制将高级代码在多层次并行平台(多核集群)上高效执行.针对某典型军事复杂系统优化迭代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多层次并行仿真方法能大幅提高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84.
现代飞机中使用的电路板大量采用集成度很高的IC,尤其是BGA器件。传统的测试方法已经无法进行或者测试效率很低,并且测试的覆盖率也不高,电路板调试工作极为困难,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测试手段来解决硬件测试中遇到的难题。文章采用边界扫描技术设计的电路板自动测试设备(ATE)很好的解决了高性能电路板测试的难题。  相似文献   
85.
石友安  贺立新  邱波  曾磊  耿湘人  魏东 《航空学报》2016,37(4):1207-1217
为了深入认识复合材料的多尺度传热特性,预测复合材料宏观热物性参数,基于通用单胞思想和多尺度传热特性分析,建立了一种有效预测碳布叠层穿刺复合材料等效热物性参数的方法。基于电镜扫描分析了纤维束和编织结构的特征,采用通用单胞思想,建立了介/细观传热分析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一系列的多尺度传热特性分析,譬如:纤维体积分数对纤维束结构传热特性的影响、穿刺纤维束大小对编织结构传热特性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胞体模板扩展,初步将介/细观结构研究规律应用到宏观结构热物性预测,并进行多层胞体传热特性分析。验证实验表明:等效热物性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方法有效,为深入理解认识碳布叠层穿刺复合材料的介/细观传热特性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6.
本文对利用低推力推进装置将卫星从低地轨道转移到静地轨道的可行性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重新作了评价。特别对太阳能电拖船这一方案进行了讨论,亦即用太阳能电拖船将主推进装置从静地轨道拖回低地轨道,以供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7.
本文作者是美国兰德公司高级专家M·赫拉博士等人。文章强调改进自主目标识别(ATR)系统可提高精密制导导弹的性能,并探讨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8.
由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丹佛主办的第一次人工智能应用会议证明,航天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在近期内将有迅速的增长。经过18个月的筹备,原估计有300人出席会议,但实际参加会议的人数竟多达900名,这使 IEEE 行政人员很感意外。1985年在迈阿密举行第二次会议,筹备工作现已开始。一个工业界官员说,包括人工智能软件和控制用计算机的人工智能技术是过去十多年来因航天及防务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过去两年中由于软件的发展及成本较低的人工  相似文献   
89.
低空攻击的难以防御程度仅次于对地地导弹的防御,是任何地面设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在战时,即使是最好的防空系统也无法保证可以对付全部来袭的飞机。针对这一情况,英国 MEL 公司设计  相似文献   
90.
电源装置是通信卫星的关键部件之一。除了太阳能电池,通信卫星还需要蓄电池来储蓄电能,稳定电源,而且这种蓄电池还得长寿命。事实上,蓄电池经常决定卫星的工作期限。所以欧美一些科技人员都在集中精力研制新型蓄电池,在这一方面,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