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91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从飞行进程单的发展历程着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飞行进程单的定义、纸进程单的工作方式、电子进程单的格式、电子进程单的状态以及电子进程单的优点等内容,使读对飞行进程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2.
正确理解和跟踪人脸是构建能够在复杂人类环境中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系统的首要和关键步骤,可形变模型通过统计学习方法给出对象形状的紧凑数学表示,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从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角度,对人脸图像的可形变模型构建这一研究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地,对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建立了一个抽象的统一贝叶斯可形变模型;在此框架下,对标准的点分布模型PDM模型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对一些主要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这些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3.
刚度测量仪     
本文主要介绍新研制成功的刚度测量仪的系统构成、测量原理、传感器选择、机电转换过程以及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24.
针对气囊着陆缓冲与反弹问题,以对称的胶囊状双气囊缓冲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气囊的等效弹簧刚度和阻尼模型,讨论了着陆速度与气囊等效阻尼的变化关系。建立了双缓冲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显式计算方法对双气囊有无排气孔的着陆缓冲过程进行了仿真,表明有排气孔气囊能实现软着陆。建立了有排气孔的芳纶织物双气囊缓冲试验系统,通过电磁快速释放装置完成了双气囊被动式排气孔的测试。结果表明,被动式排气孔的胶囊状气囊能有效起到缓冲作用,无侧翻和明显反弹,并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5.
ARINC 653分区实时系统的可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龙华  杜承烈  雷鑫 《航空学报》2015,36(11):3698-3705
ARINC 653规范定义了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实时操作系统的行为逻辑以及向应用程序提供的接口规范。该规范规定了系统采用分区内调度和分区间调度的两级调度方案,如何分析系统的可调度性以保证实时任务能够在截止时间内完成计算是需要研究的新问题。基于负载请求与平台资源提供能力的供需约束关系导出了系统可调度的判定依据。证明了判据的约束是系统可调度的充分必要条件。实际应用表明,提出的可调度判定定理能够应用于判定ARINC 653分区实时系统的可调度性,辅助提升系统的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26.
一种新型充气式重力梯度杆的研制和在轨展开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中国“新技术验证一号”卫星搭载的一种新型充气式重力梯度杆的研制和在轨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重力梯度杆在小卫星控制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充气结构具有轻质、占用空间小、发射成本低的特点,采用充气式重力梯度杆可避免传统机械式重力梯度杆质量重、尺寸大和机构复杂的缺点,它以充气伸展臂为主要结构形式,通过充气展开伸直成为重力梯度杆,既作为卫星重力梯度杆又通过在轨试验验证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性能。在轨试验结果表明充气式重力梯度杆展开稳定、有序、性能可靠,可以满足小卫星的性能和功能要求。该试验也是中国首个成功的充气展开结构在轨技术验证试验,标志着中国的充气展开结构技术初步具备了工程化能力。  相似文献   
27.
激光输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而光电电池是激光输能技术中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部件。文章围绕温度对光电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通过建立电池输出性能实验测试系统,研究了一定激光功率密度下砷化镓电池和硅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以及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匹配负载、转换效率、填充因子随电池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给出其定量表达式,可为激光输能条件下光电电池的选择以及光电电池温度特性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针对当前红外弱小飞行目标特征不明显、背景干扰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算法。检测框架以YOLOv4模型为基础,通过使用K-means++算法对训练集的候选框进行聚类处理,在初始大小的选取上放弃随机生成初始点的方式,在样本集里选取某一个样本作为初始中心使锚框(anchor)大小的选取更加合理。在模型结构中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使算法模型计算资源分配更合理,对红外弱小飞行目标的特征信息更加敏感。改进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使用平均池化可以更多保留图像的原始信息,降低天基成像中的噪点与坏点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采用K-means++计算Anchor大小时准确率可以达到80.13%,在加入了SPP和CBAM模块后之后在测试集上算法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3.3%,经过对模型的修改有效提升了对红外弱小飞行目标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9.
回顾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对卫星广播业务规划修改的历程,并以国际电联的相关建议为基础,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比较,认为空间业务极化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载波的传输特性、空间业务的继承性、《无线电规则》的相关条款、是否有利于网络的兼容性以及易于用户接收设备的安装等因素。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