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76篇
航天技术   69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6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士元 《国际太空》2014,(2):19-23
2013年,美国、印度、中国先后发射了各自的空间探测器。美国先后把“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MAVEN)探测器送上太空,用于探测月球和火星上的气体;印度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Mangalyaan)经过一番周折已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其目的是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中国嫦娥-3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开展就位探测、巡视探测的国家,以及第二个掌握无人月球探测车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2.
在北京奥运会隆重举办之际,中国的航天工作者最引以为自豪的莫过于那些直接为赛事服务的奥运之星了. 1.气象卫星观云测雨 由于奥运会开闭幕式以及田径、足球、自行车、帆船等众多比赛项目都是在露天体育场、野外或水上进行,因此准确地提供天气预报和即时气象信息对于防避灾害性天气,保障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早在2002年就启动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驾护航"的气象卫星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203.
为了协助美国空军高超声速技术发展战略的制订,本文评估了作战部队对高超声速武器系统的潜在需求和研制各种高超声速武器系统方案所需要的技术,这项评估包括选取一些可能解决已查明的作呀部队短缺问题的高超声速系统方案和评估实施这些方案所必需的各项技术,然后根据每一种技术在满足用户需求和方案中记分次数的多少加以排队,以确定该项技术的普遍适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高超声速系统能够满足大量的用户需求,高超声速系统固有  相似文献   
204.
论述了微波成像仪的测试方法,对微波成像仪主要指标如亮温分辨率、线性度、地面分辨率等的测试方法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测试精度高且又简单实用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05.
士元 《中国航天》1996,(12):16-17
国际移动卫星的用户终端士元今年4月3日,第一颗国际移动卫星-3的升空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国际移动卫星系统现能提供以下几种业务:电话电报;用电话电路进行的数据传输(2.4千比特/秒);用电话和电报电路进行的遇险呼救、紧急通信;船至岸的单向高速数据传...  相似文献   
206.
207.
目前传统向量场直方图(VFH)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陷阱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陷阱检测机制与动态阈值更新策略的改进VFH算法,更加符合局部未知环境下无人机路径规划的要求,并针对复杂未知场景中无人机避障问题,提出了基于A*算法和改进VFH算法的避障算法。首先,无人机根据全局已知障碍物信息,基于A*算法构建目标航路点;其次,在目标航路点不可达的情况下,无人机根据运动状态与激光雷达探测到的地形信息,基于改进向量场直方图算法进行局部规划。在局部规划中,针对传统VFH算法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改进:针对传统VFH算法的无记忆性导致在一些特殊场景中易陷入局部陷阱,本文提出陷阱检测机制的VFH算法,动态选择历史信息增强向量场直方图算法的记忆性,无人机可自主检测陷阱并及时跳出;针对向量场直方图算法的阈值敏感性问题,设计了动态阈值更新策略,使得无人机能够在复杂或稀疏的障碍物环境中,动态平衡避障安全性和抵达目标的时效性。最后,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为传统VFH算法易陷入局部陷阱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8.
譬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化现象,在文化典籍中随处可见。目前学术界已从多个角度对譬喻进行了探讨研究。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印认识论的角度,利用儒家、墨家及佛教典籍中的丰富材料,对譬喻进行再研究。通过研究,文章认为:(一)譬喻是建立在“直告之不明”“义理难晓”的基础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明意手段;(二)为了实现明意目的,人们往往是引类以譬喻,即在“类同”事物中,由先前已认识的事物类推到尚未认识的事物;(三)譬喻表达的过程是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的过程,而譬喻认识的过程则正好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