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50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在提出热爆反应着火判据的基础上,对NiAl(Fe)体系的热爆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工艺参数如混合物的相对密度、Al粉的相对含量、Al粉粒度、加热速率、Fe的相对含量对热爆点温度和热爆延滞时间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反应物配比和混合物相对密度而言,均存在一最佳值,此时热爆反应速率最大,延滞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242.
郑伟  许厚泽  钟敏  员美娟 《宇航学报》2011,32(3):697-697
本文基于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对GRACE星载K波段星间测量系统、GPS接收机和SuperSTAR加速度计精度指标的不同匹配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证。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各关键载荷精度指标呈线性匹配关系;第二,由于耗散能表现为累积变化特性,加速度计误差对恢复重力场的贡献不同于其它载荷;第三,以K波段星间测速精度指标1~10μm/s为标准并结合其它载荷匹配指标,在120阶处大地水准面累积误差为17.6~174.8cm,1.5°×1.5°重力异常累积误差为0.3~2.8mGal,其中K波段星间测速精度指标取1μm/s时,结果与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公布的EIGEN-GRACE02S地球重力场模型符合较好;第四,建议我国将来采用的卫星跟踪卫星测量模式中关键载荷精度指标设计为星间测速1~3μm/s、轨道位置3~10cm、轨道速度0.03~0.10mm/s和非保守力 0.3~1.0 nm/s 2较优。本文的研究为将来GRAIL月球重力探测计划和太阳系其它行星探测计划(如火星)中全球重力场的精确和快速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保证。
  相似文献   
243.
模拟过载条件下燃烧室凝相颗粒形态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面模拟过载粒子收集试验装置,完成了推进剂在3种不同压强工况下的粒子收集试验,初步获得了粒度分布特性、微观形貌特性及成分分布等形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粒子中径分布明显高于非过载状态,5.6~11.5 MPa范围内,d(0.5)主要分布在120~190μm之间。同时,针对某飞行试验发动机残骸故障处残留凝相粒子进行了收集与分析,并与地面同种压强状态下粒子形态参数进行了对比,两者分布较为一致,均呈双峰分布,粒子d(0.5)约为100~130μm。  相似文献   
244.
涡轮球壳作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件,影响着火箭发射的成败。而采用传统自由锻工艺生产的涡轮球壳性能一直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采用模锻工艺进行涡轮球壳成形,通过对GH4061微观组织及涡轮球壳成形过程仿真模拟,系统地研究了GH4061合金最佳成形温度及临界变形量参数规律和涡轮球壳成形过程的应变分布特点。结果表明:GH4061合金最佳成形温度为1 000 ℃,最佳变形量为20%~40%。涡轮球壳采用挤压模锻工艺生产,坯料在模具中充填完整,不存在缺肉、夹杂、裂纹等缺陷,端面平正,飞边分布均匀,各尺寸及性能满足锻件要求。成形过程中变形量最小的位置在涡轮球壳下端面,晶粒尺寸ASTM 5~6级。  相似文献   
245.
通过向电离层空间释放金属物质,形成高密度的等离子体云团,实现对电磁波反射与散射的方法,对于改善通信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是当前应急通信研究热点之一。根据气态形式释放金属才能充分与电离层相互作用生成电子密度增强区的原理,针对以往采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作为释放物,产生电子密度增强的机制主要是光致电离所带来的不足(白天效果明显,夜间效果较差),选用镧系金属作为新的释放物,并以镧系金属钐为例,建立了钛硼与钛碳两种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加热气化金属钐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两种自蔓延合成反应体系加热气化金属钐的净放热量以及加热气化金属钐的最大效率。针对理论研究结果,对两种反应体系加热气化金属钐的方案开展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摆脱了电子密度增强主要依赖光致电离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全天候释放电子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6.
Interactions of shock waves and rows of vortices are studied by solving the two-dimensional, compressi- ble Euler equations with a fifth-order 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For a compres- sible flow the Mach number of the shock wave and vortex equals to 1.05 and 0.25, respectively. The resulting flow field contains complex shock structures, such as multiple shock focusing and reflecting regions. At the mean- time, sound waves are generated, interrupted and reformed when they touch the main and reflected shock waves.  相似文献   
247.
采用喷射成形Al-Zn-Mg-Cu系超高强铝合金制造了T型接头锻件,利用Deform软件对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及材料的流动状态进行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获得了合理的锻造工艺与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分析了成形后零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48.
较系统地介绍了机载、舰载和地面投掷式干扰技术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涉及到箔条、红外诱饵弹(或称曳光弹)、烟幕等。  相似文献   
249.
气象卫星产品在气候、水份循环、地表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中有广泛的用途。文章介绍了这些气象卫星产品的推导原理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50.
结合微细电火花加工的技术特点,对微细电火花加工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完成了磁场辅助电火花加工系统试验平台搭建,基于LabWindows/CVI环境开发了人机交互操作界面,进行了磁场辅助电火花微孔加工试验,验证了该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稳定性。单脉冲试验结果表明,放电持续时间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变长,磁感应强度的增大使放电凹坑直径增加、深度减小,材料去除体积增大。微孔加工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外部磁场对电火花加工性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施加0.3 T的外部磁场时,材料去除率得到提高,表面粗糙度有所降低。体积分数越大的SiCp/Al复合材料去除率提高越明显,体积分数为65%的SiCp/Al复合材料在施加外部磁场后,材料去除率提升高达96.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