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8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995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在合理选择化学Ni-P合金配方和工艺条件的前提下,采用对比试验比较了几种稳定剂对化学镀Ni-P合金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选取合适的工艺参数,采取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KI与其他稳定剂复配时的性能变化规律,探讨了KI的稳定机理。结果表明,备稳定剂之间有的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有的则相互抵触、相互削弱对方的作用。复合稳定剂综合性能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单稳定剂,获得了复合稳定剂KI与Pb(Ac)2质量浓度分别为8g/m^3和1.2g/m^3匹配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2.
以提高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纤维复合材料诱导应变和挟持应力为目的,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电极区聚合物参数、交叉指型电极结构和压电相体积分数对压电纤维复合材料诱导应变和挟持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电极区聚合物的介电常数或减小电极区聚合物的厚度,能够提高元件的诱导应变和挟持应力,元件诱导应变最大可达173με;减小分支电极的周期或者适当增大分支电极的宽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元件的作动性能;提高压电纤维体积分数,有利于提高元件的作动性能。  相似文献   
43.
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和液相浸渍有机物先驱体混合工艺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抗烧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在基本保证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抗氧化和抗烧蚀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提出了制备兼具C/C复合材料与陶瓷材料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4.
Ti-24A1-17 Nb合金的激光焊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Ti-24Al-17Nb合金的激光焊接及其接头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激光氦气双面保护可以获得保护效果可靠、无缺陷、成型良好的焊接接头.焊接热输入增大不利于接头的纵向弯曲塑性,而接头的横向拉伸强度与母材基本相同,塑性可以接近母材的塑性,达到14%~17%.  相似文献   
45.
为了更好地研究三维整体纺织碳/酚醛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对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纤维体积分数和不同编织结构的碳/酚碳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烧蚀试验,利用TalyScan150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试样烧蚀后的表面进行测试,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维四向结构的碳/酚醛复合材料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烧蚀性能变好,较低纤维体积分数(50%)的三维五向结构碳/酚醛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46.
用DSC研究了RFI工艺用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研究表明:该固化反应较复杂,其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α/dt=2.27×10^4exp(-4764.65/T)(1-α)^0.861.为RFI用环氧树脂固化工艺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以泡沫镍板为基材,通过粉末包埋法渗铬,制备出网状镍铬电热合金,并通过快速寿命实验对其在真空中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粉末包埋法渗铬能获得成分均匀,具有高表观电阻率的网状Nicr20(质量分数)电热合金;在真空压强优于5×10-2Pa,功率20W下,网状Nicr20电热合金经过25000次通断电寿命实验后其室温...  相似文献   
48.
LY12CZ 合金相电化学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别研究了LY12CZ合金中的纯铝(Al)、晶间化合物θ(CuAl2)、S(Al2CuMg)和MnAl6在含Cl-离子的中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各合金相作为独立相在含Cl-离子的中性介质中均有点蚀敏感性,其中S相耐蚀性最差,L1相耐蚀性最好。各相点蚀主要是由于Al或Mg的阳极溶解所致,腐蚀产物主要是铝的不溶性氢氧化物、可溶性氯化物及镁的可溶性盐类。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了Au-CeO_2,Au-CeAu_3和Au-LaAu_3电接触材料的功能特性。这种合金系显著地改进了金的电接触性能,适用于制作电接点,滑环和电刷。  相似文献   
50.
航空燃气涡轮转子的非协调进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某两种型号航空发动机振动的过程中,作者曾对数十台发动机的振动信号做过实时数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相当多台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存在自动跟踪的精确1/2阶非协调进动,并且这常常是使该发动机振动较大的主要原因。文中介绍了这种非协调进动的表现特征及典型的数字分析结果。 本文对产生非协调进动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初步归结为套齿联轴器中的内摩擦,叶尖间隙的气动弹性,滚珠轴承的非线性刚性,以及后支承非线性刚性等因素。导出了在这些因素联合作用下悬臂式转子运动的四个非线性微分方程。结合具体结构参数,在模拟计算机及数字计算机上作了解算。 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使处于超临界工作状态的悬臂式低压涡轮转子产生自激。由于激起的进动频率接近1/2转速,因分谐波共振,就形成了自动跟踪的精确1/2阶非协调进动。套齿联轴器内的摩擦力矩是首要的自激因素,后支承非对称、非线性刚性则是形成自动跟踪1/2阶分谐波振动的主要原因。 文章还提出了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情况下可能采取的排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