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30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8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电子束的能量密度居目前已实际应用的各种焊接热源的首位,具有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等优越的技术特性,日益受到制造业的重视,并具有很多传统焊接工艺所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涡轮叶片二维冷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技术。采用参数控制点方法实现冷却叶片壁面的变厚度设计,采用隔肋数量、位置参数、偏转角度实现任意数量和形式的冷却腔造型,根据前缘缩进参数确定冷却通道前缘切线弧位置,通过尾缘切割参数实现半劈缝和全劈缝尾缘结构设计。结合叶片外形造型技术开发了造型设计程序,该程序可建立包含任意形式冷却通道和常用尾缘结构的变壁厚二维冷却叶片模型。  相似文献   
33.
三角形高层建筑相邻干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以三角形截面高层建筑为对象,研究相邻物体干扰对风荷载的影响问题。在风洞中测定静压和脉动压力分布。在水洞里做流场显示。静压测量值作了阻塞效应和洞壁干扰的修正。结果表明,楼群干扰对楼的风荷载影响很大,其中迎风面受影响最严重,它的体型系数可减小几倍,脉动压力均方根值可增大几十倍。当楼距约大于截面高度b五至七倍以后,干扰影响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34.
为分析光伏电池玻璃表面微织构形状和颗粒碰撞方式对表面微织构损伤的影响,建立模拟月尘颗粒碰撞表面微织构仿真模型,结合实验验证,探究表面微织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30 μm直径的模拟月尘颗粒以5 m/s的速度撞击表面微织构时,损伤形式主要包括边缘破损、劈裂破损和断裂,损伤面积与表面微织构整体相比较小,损伤深度在0.06~0.29 μm之间,仅为表面微织构柱体高度的1%~4.8%;中心正碰时,四棱台表面微织构的抗冲击性最好,圆台表面微织构次之,六棱台表面微织构最差;颗粒以4种碰撞方式撞击圆台表面微织构时,损伤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边缘碰撞、45°边缘碰撞、中心正碰、45°中心碰撞。研究结果可为玻璃表面微织构的工艺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36.
航天飞机上升段制导和控制The Space Shuttle Ascent Guidance and Control W.T.Schleich AIAA 82—1497  相似文献   
37.
美国在过去几年中已将激光陀螺用于飞机、战术导弹,但还未报导在运载火箭上使用,而法国、日本已决定在大型运载火箭上使用这种陀螺。激光陀螺比常规的机械陀螺要优越,例如,没有活动部件,动态范围宽,启动快等,是捷联制导系统的理想惯性器件。  相似文献   
38.
欧洲空间局的阿里安1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已进行了五次发射. 第一次发射在1979年12月24日,试飞完全成功.第二次发射在1980年5月23日,这次发射本想将两颗科学卫星送上同步轨道,但由于火箭一级发动机发生高频振荡燃烧,起飞后108秒自毁,火箭及两颗卫星坠入大西洋.为了解决一级发动机的燃烧不稳定性,SEP欧洲动力公司于1980年7月至1981年4月共进行了142次发动机点火试验,使用了63种不同的喷  相似文献   
39.
风力机叶片在风洞中作气动弹性实验的模拟方法、简化原理、模型设计原理和数据处理等有关问题及其弯曲/摆振颤振模型的地面实验和风洞吹风实验结果,文中都进行了讨论,根据模型实验的频谱和时域图,分析模型可能发生颤振的速度,用"频率重合理论"确定了模型的颤振点以及发生颤振时的颤振速度和颤振频率。  相似文献   
40.
旋翼异形桨叶大变形气弹动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变形梁理论建立一种旋翼桨叶气弹动力学分析方法,桨叶应变能分析分解为一维非线性分析和二维剖面特性分析,将应变能方程中的广义应变用桨叶参考轴线处弹性运动表示,保留所有非线性项,推导出的桨叶大变形应变能公式在气弹分析中使用更为方便.集成惯性力与气动力计算模型形成气弹分析方法.异形桨叶模态试验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以及国外大变形梁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文结构模型的正确性.计算了旋翼的气弹稳定性,研究了异形桨叶几何参数对旋翼桨叶气弹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精度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