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261篇 |
免费 | 23428篇 |
国内免费 | 1238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4370篇 |
航天技术 | 18372篇 |
综合类 | 13106篇 |
航天 | 342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80篇 |
2023年 | 4948篇 |
2022年 | 5893篇 |
2021年 | 4965篇 |
2020年 | 6461篇 |
2019年 | 5862篇 |
2018年 | 5656篇 |
2017年 | 4333篇 |
2016年 | 4791篇 |
2015年 | 4548篇 |
2014年 | 5921篇 |
2013年 | 5658篇 |
2012年 | 6499篇 |
2011年 | 7225篇 |
2010年 | 7056篇 |
2009年 | 7138篇 |
2008年 | 6679篇 |
2007年 | 6115篇 |
2006年 | 5720篇 |
2005年 | 4752篇 |
2004年 | 4275篇 |
2003年 | 4074篇 |
2002年 | 3403篇 |
2001年 | 3190篇 |
2000年 | 2638篇 |
1999年 | 2248篇 |
1998年 | 1519篇 |
1997年 | 1442篇 |
1996年 | 1426篇 |
1995年 | 1445篇 |
1994年 | 1533篇 |
1993年 | 1029篇 |
1992年 | 1002篇 |
1991年 | 958篇 |
1990年 | 860篇 |
1989年 | 1060篇 |
1988年 | 845篇 |
1987年 | 789篇 |
1986年 | 478篇 |
1985年 | 571篇 |
1984年 | 483篇 |
1983年 | 515篇 |
1982年 | 396篇 |
1981年 | 460篇 |
1980年 | 216篇 |
1979年 | 153篇 |
1978年 | 80篇 |
1977年 | 47篇 |
1976年 | 24篇 |
1975年 | 3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本文推导了海豚直升机旋翼桨叶在前飞时的挥摆耦合运动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研究了前飞旋翼的两种不同平衡过程(真实前飞和风洞试验),运用多变量的Floquet-Liapunov理论对带周期系数的线性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探讨了桨叶根部的阻尼约束对海豚直升机旋翼桨叶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2.
钛的相变织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晶体学取向分布函数(CODF)法研究了冷轧形变量、再结晶退火和相变循环次数等因素对钛相变织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形变量对相变织构的形成影响最大。再结晶退火后钛的相交织构漫散。多次循环相变并不改变相变织构的类型。 相似文献
403.
非线性动态逆神经元解耦飞行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非线性动态逆神经元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并成功的将其应用于某战斗机非线性解耦控制问题。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神经元网络建立非线性被控对象的动态逆模型,将被控对象转化为伪线性系统,并用现代控制系统综合设计方法对神经元伪线性系统进行闭环优化设计。给出的战斗机非线性动态逆神经元解耦飞行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显示出人工神经元网络作为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单元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404.
介绍了直接配点法在月球探测器软着陆轨道快速优化问题中的应用.首先给出了软着陆最优化控制问题模型,其中状态方程为量纲为1的三自由度模型,性能指标选为燃料消耗最小,控制变量则为推力攻角和推力.终端状态受到速度和高度的约束.然后,应用直接配点法将最优控制问题离散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即将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静态参数最优化问题.选取各节点和配点上的状态量和控制量作为优化参数.最后应用基于Matlab语言的SNOPT软件包对参数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该软件包对于求解大型非线性规划问题具有很好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直接配点法对于月球探测器软着陆轨道初始状态量和控制量的取值不敏感,且求解过程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因此,直接配点法对于再入轨迹优化问题的求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05.
陶瓷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和试验测量,得出 :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与环境温差成正比,但同等环境温差下涂层在更高的温度工作时,由于涂层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大,其隔热效果减小。涂层厚度与隔热效果在实际涂层应用的厚度范围内也接近线性关系。随着发动机叶片冷却气流换热系数增大,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也越大,但两者并不是线性关系。涂层隔热效果随导热系数的减小而增大,并且在低导热系数区,热障涂层隔热效果对导热系数的变化更敏感。随着涂层的厚度增大,导热系数的改变所具有的增加涂层隔热效果的作用越大;但涂层越厚,单位厚度涂层导热系数改变所取得的隔热效果越低 相似文献
406.
根据某级压气机叶/盘转子的实际结构,建立了叶/盘带短轴的有限元模型。采用NASTRAN结构分析软件,得到了模化协调转子所需的数据,构建了多自由度叶/盘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多自由度模型中叶片刚度实现错频。采用基尔法求解错频转子系统的运动方程。获得了此多自由度系统的动态响应,并对不同错频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07.
目前各种检测方法采集到的路段速度数据普遍存在一定的误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各种交通分析模型结果的精度.针对浮动车检测器、微波检测器以及线圈检测器的路段速度数据进行研究,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设备实时记录试验车位置,分别在快速路和主干路进行了12次实验,对不同采集方式获取的速度信息进行了精度验证和评价.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浮动车数据获取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路段行程速度平均误差分别为13.6%和27.8%,且采集值与实际速度具有相同的分布.快速路微波检测器和主干路线圈检测器的速度数据与真实行程速度数据的误差分别为30%和56%.表明了微波检测器的断面速度值,用来表征所处路段的行程速度时虽然具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基本能表征路段的行驶状况.该研究结论为不同精度需求的交通模型选择合适的数据源提供支持,并为利用多源数据的冗余信息提高数据精度和完备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8.
409.
为了提高某型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和射击精度,需要对采集到的目标运动参数进行滤波。为了使算法易于实现,采用了最小二乘滤波方法。基于对最小二乘滤波的分析处理,增加了修正序列,实现了接近自适应最小二乘滤波的功能,在滤波效果上能够完全满足系统要求。最后,对滤波效果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410.
热处理对Mo-Si系金属间化合物微观组织和断裂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纯金属Mo与纯Si为原料,通过电弧熔炼法制备了Mo3Si-Mo5Si3共晶,Mo5Si3-MoSi2亚共晶和过共晶Mo-Si系金属间化合物。在1200℃分别对3种合金进行了12h、24h、48h和96h真空退火,观察层状结构在合金中的形成、变化及破坏。1200℃退火48h后,在Mo5Si3-MoSi2亚共晶合金中发现了发展完好的Mo5Si3(D8m)/MoSi2(C11b)层状结构,层间距为几百纳米;在Mo5Si3-MoSi2过共晶合金中,层状结构的层间距与体积百分含量在退火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Mo3Si-Mo5Si3共晶合金中始终未观察到层状结构的存在。通过压痕法测量了各合金的断裂韧性(KIC),研究了微观结构与KIC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