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0篇
航空   182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5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紧缩的国防预算促使欧洲各国开始适应新的军机保障合同模式。  相似文献   
22.
徐冕   《空中交通管理》2009,(11):49-52
法航447(空客A330型客机)于2009年6月1日凌晨在大西洋赤道附近海域上空失踪。该飞机原计划从里约热内卢(SBGL)飞往巴黎(LFPG)。据推测,飞机可能进入了一块雷暴云中。TimVasquez先生利用有关的气象资料,对该事件的气象背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并于6月4日在互联网上发表了研究报告《Air France Flight 447 :A detailed meteorological analysis》。 Tim Vasquez 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曾为美国空军做过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23.
俄罗斯政府新闻处2011年4月29日表示,现年53岁、刚刚被解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职务的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长,取代担任这个职务7年之久的65岁的阿纳托利·佩尔米诺夫。近年来关于佩尔米诺夫即将离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传闻不断,且在2010年底损失了三颗“格罗纳斯·M”卫星后招致俄罗斯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的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24.
波特编译 《航天》2011,(7):62-63
在美国好莱坞,明星的价值是以他们的票房号召力、他们扮演的角色和影迷们的选票来衡量的。但在天文学中,我们怎么评选宇宙中最炙手可热的恒星呢?一颗恒星要有怎样惊艳的表现,才能赢得我们的敬畏和赞赏呢?有些恒星周围存在着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另一些恒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系的起源;还有一些恒星周围有非常奇特的行星。  相似文献   
25.
身居太空的国际空间站上设有一个由七扇窗户组成的观景台,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长期考察组成员可以通过它来观赏太空和地球美景。在这座特殊的观景台上,有随时可以拍摄宇宙的长焦相机,每一组用大约半年时间在空间站坚守执行太空任务的长期考察组成员都会在这里拍摄到很多有关太空和地球的美丽画面。  相似文献   
26.
欧空局首位空间站指令长比利时航天员德·文的妻子莉娜,是一位标准的西方美女,她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出生于莫斯科,1992年移居荷兰,在莫斯科动力工程大学获得工程硕士,工作后又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还赴美国深造拿到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的工作经历也很丰富,先后从事过运动和广告设计工作,还曾参加过俄罗斯第一届职业网球锦标赛。但她更热爱载人航天事业,长期从事欧洲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合作项目。正是航天工作经历使她与丈夫喜结连理。她兴趣广泛,特别在语言学、艺术和心理学上有一定造诣。这位优秀的航天员"家属"前不久出版了专著《倒计时,记丈夫出征之前》,从一个航天员妻子的角度描述了丈夫执行任务期间的种种感受、体会,以独特的视角给大家呈现出一个动人、真切的故事。今年,她随丈夫访问中国,第一次踏上了她向往已久的神秘东方土地,感慨颇多。特撰写文章,与我们的读者分享她的感受。  相似文献   
27.
在过去几年内,发动机租赁市场悄然发生着变化,相应地,发动机租赁企业也在调整其商业模式,以适应航空公司运营方式的新变化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现状。  相似文献   
28.
<正> 《实用飞机结构应力分析及尺寸设计》是一本被国外飞机结构设计人员称为"案头工具书"的必备书。这本书介绍了大量的飞行器设计实例以及实际应力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设计人员进行部件、组件的尺寸设计帮助很大。书中介绍的一些结构尺寸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结构设计的粗略估算工作,这些方法对结构维修工程师也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29.
2012年8月6日“好奇”号火星车登上火星后,特制的火星表、戈达德研究所网站上的Mars24……这些让火星时间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30.
2011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对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的主要进展与未来5年的主要任务做了介绍和说明。白皮书发表当天,《纽约时报》刊登解读文章,中国航天务实而持续的进步让美国人嫉妒,但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出于和平目的开发利用外太空。虽然本刊并不完全赞同文章的某些观点,但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西方看法,还是进行了全文翻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