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59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正在兴建的2.4m风洞是一座增压回流引射式跨声速风洞。试验段截面尺寸2.4m×2.4m,M=0.5(0.3)~1.2,1.4(1.8),工作压力最高可达4.5×105Pa。风洞由多喷嘴中压气体引射器驱动。稳定段工作压力由位于风洞主排气系统中的四个主排气阀控制。气流M数分别由栅指或驻室抽气系统控制。精度可达△M=0.002。吹风耗气量仅为相同尺寸的下吹式风洞的1/4。该风洞是发展我国载人飞船、新型歼击机及大型运输机等航空航天飞行器必不可少的重要配套试验设备。本文对风洞总体性能及技术方案的构思和风洞设计特点等方面内容作概要论述。  相似文献   
92.
阐述了FL-23风洞新试验段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指标,试验段的主要外形几何参数以及模型天平投放四自由度机构的性能等,同时还列出了调试结果及试验段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93.
以某滑油流量标准装置为基础,研究其换向器的设计。装置本身具有实现高温(120℃)和低温(-20℃)的变温特性,针对系统要求,对换向器进行选型和结构设计,并通过高低温试验验证其性能。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基于PLC与触摸屏的烟草制丝线烘丝秤自动控制系统.通过PLC可实现对烟厂制丝车间烘丝秤的自动化控制,而触摸屏可以对烘丝秤传送带的运行进行实时监视、数据设定和分析以及故障监控.使用本系统,烘丝秤将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5.
主要讨论激光片光技术在细长翼身组合体前体非对称分离实验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激光的片光显示非对称分离涡,使研究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细长翼身组合体前体的非对称涡的形成和形态。实验采用了四种前体的翼身组合体模型。通过片光显示,得出了每一种模型出现非对称涡的起始迎角。研究表明:l:3尖锥、l:3尖拱、l:3顶点倒圆的尖拱、l:l顶点倒圆的尖拱四种头部出现非对称涡的起始迎角各不相同,它与各自的分离特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6.
在电传飞机纵向自动驾驶仪控制律的初步设计过程中,以电传飞机的纵向低阶等效系统为控制对象,采用零极点偶配置方法合理地配置零极点偶,使纵向自动驾驶仪控制律的设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简化,用所获得的控制律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纵向自动驾驶仪各个功能模式获得了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满足了各项指标的要求,从而证明了这种设计方法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
建立了氢氧爆震波点火器试验系统,并根据试验塞式喷管发动机工作状态要求设计了爆震波点火器。在高空条件下(0.005 ̄0.002MPa),爆震波点火器供气压力0.3MPa、混合比3左右,对爆震波点火器的点火性能进行了试验,成功实现了高空条件下爆震波点火火炬。在同样高空条件下对爆震波点火器点燃单元塞式喷管试验发动机成功进行了点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氢氧爆震波点火器能以较低的供气压力实现可靠点火。爆震波点火器在气氢气氧单元塞式喷管试验发动机点火的成功应用,为下一阶段应用于多管塞式喷管发动机的实际点火试验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饱和非线性对采用Salford奇异摄动法设计的高增益(快采样)误差驱动PI控制器的影响,在分析了使系统性能降低的原因后,提出了抗积分器卷绕方案,以AFTI/F-16直接力控制系统为例,说明了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
电子系统抗干扰性能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电子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测度,提出了电子系统有效抗干扰改善因子的耕概念。有效抗干扰改善因子直接和系统的最终性能指标相联系,是对电子抗干扰效能的真实测度。此外,有效抗干扰改善因子又和传统的改善因子的概念相关连,具有计算和应用方便的优点。为了对不同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做出比较,本文建议建立标准的干扰环境。最后,本文讨论了有效抗干扰改善因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刷式密封刷丝变形与振动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丹  杜宸宇  刘永泉  战鹏  信琦 《航空学报》2020,41(10):123364-123364
刷式密封刷丝运动变形引起的泄漏损失、刷丝断裂等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分析刷式密封刷丝运动变形理论模型,设计搭建刷式密封刷丝变形与振动特性观测实验装置,设计加工了3种周向倾角的低滞后型刷式密封实验件,实验观测并研究刷式密封刷丝轴向变形特性,刷丝吹下效应、刷丝分层和刷丝振动特性,揭示刷式密封刷丝运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出口压比1.5~4工况下,刷式密封刷丝自由端轴向变形量随着压比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加,周向倾角对刷丝轴向变形影响不大。刷式密封前排刷丝吹下效应明显强于后排刷丝,随着周向倾角的增大,刷式密封刷丝吹下效应逐渐减弱,在本文研究工况下,周向倾角为50°、55°和60°的刷式密封刷丝最大吹下量分别为0.60、0.45和0.34 mm。刷式密封刷丝产生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气流力的作用下,刷丝束轴向产生变形,刷丝束自由端在不相等的转子表面轴向摩擦力作用下,刷丝束进一步产生不同步的变形量,导致刷丝束出现间隙进而形成刷丝分层现象。刷丝振动主要发生在刷丝密度相对松散的区域,且随着压比的增大而增强,刷丝自由端位移随时间呈振荡变化,其在轴向的振幅大于周向的振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