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16篇
航天技术   119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正>Space.com网站2019年7月9日报道,由美俄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分析了418名航天员的健康记录后,发现尚无明显证据表明空间飞行与罹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风险增高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相关论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研究团队对这418名航天员开展了约25年的持  相似文献   
152.
153.
正2017年12月15日,太阳总辐照度传感器-1(TSIS-1)由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Falcon-9)火箭运至国际空间站(ISS),将用于精准测量太阳总辐照度,帮助研究地球的主要能量供应,改进地球气候模型。连续、可靠地记录太阳辐照度对于理解和表征气候变化至关重要。TSIS-1搭载了总辐照度监测仪和光谱辐照度监测仪两个传感器。其中,总辐照度  相似文献   
154.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载荷和资源,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俄罗斯舱段作为国际空间站重要组成部分,除承担与载人飞船对接的任务外,还在技术开发与验证、人体研究、教育活动与推广、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及地球与空间科学等6个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其中以人体研究领域的实验最多。有很大一部分实验是长期持续开展的系列实验,且每期实验的研究重点围绕总目标逐步深入,取得了多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未来几年,俄罗斯还计划发射3个舱段,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独立运行的本国轨道空间站,俄罗斯舱段仍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5.
正ESA网站2018年3月5日报道,ESA成功建造并试验一种新型吸气式电推进器,可利用在高层大气吸入的稀薄空气作为推进剂,为实现卫星在低轨道长期飞行开辟道路。常规电推进器工作寿命受所携带的推进剂(通常为氙气)容量限制,一旦耗尽,任务也将结束。而吸气式电推进器用大气分子替代推进剂,可在其他行星大气层外缘飞行,如执行火星任务时可吸入二  相似文献   
156.
正2018年1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在不断变化的地球上繁衍生息:空间对地观测十年战略》报告,提出未来十年地球科学与应用领域的35个关键问题、3类对地观测系统优先研究项目以及若干发展建议。该战略旨在为美国政府未来十年的民用空间对地观测活动提供重要的科学指导和决策支撑。该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为分析采用电子-液压机械式调节的某型航空发动机加力控制系统的故障部位,以加力状态控制的调节规律和工作原理为基础,建立了以"不能正确进入加力状态"为顶事件的故障树。按照该故障树进行发动机试车典型故障分析,使该故障有效排除。  相似文献   
160.
范金锁  张合新  孟飞  吕永佳 《宇航学报》2012,33(9):1225-1232
针对传统最优末制导律作用下再入飞行器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和气动力变化的影响,致使命中精度较低、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在弹目运动方程存在参数不确定性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PID滑模扰动观测器技术的鲁棒最优末制导律。其中滑模扰动观测器能够在线消除系统扰动影响,而自适应PID滑模可以有效去除抖振。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证明过程及数值仿真结果均表明,该末制导律不仅使飞行器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指标要求,并且保证了较高的命中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