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80篇
航天技术   35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51.
碳密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来国内外碳密封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概述。对碳密封材料进行了分类。介绍了碳密封材料的制作工艺。把高强石墨密封件与C/C复合材料密封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C/C复合材料密封件具有比高强石墨密封件高出3~6倍的弯曲强度,是未来空间领域中很有前途的一种摩擦密封材料。  相似文献   
252.
针对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与评定是国内外急待解决的问题,采用Talyscan150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C/C复合材料和硬铝(LY12)切削表面粗糙度进行三维非接触测量。通过三维评定参数的对比,研究了C/C与LY12的切削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采用二维评定参数评定C/C的切削表面粗糙度将丢失表面的许多信息,三维评定参数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表达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特征。C/C切削表面和LY12切削表面在峰态分布以及表面纹理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与LY12切削表面相比较,C/C切削表面有更多的深谷,而且表面没有明显的切削进给波纹。5q参数比5a参数能更好地表达复合材料切削时的纤维拔出与纤维露头的特征。  相似文献   
253.
本文以某型号惯性平台减振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橡胶减振器弹性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Ansys分析软件,进行了橡胶减振器有限元建模的数值试验分析;为了精确描述橡胶的特性,文中采用了弹性应变能函数方法,选取本构方程拟合试验数据对橡胶材料特性曲线进行评估。预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表明所建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计算方法能较理想地获得橡胶减振器静态、动态解。本论文提供的方法对同类减振器及其复杂结构系统的静态、动态计算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以后同类减振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54.
根据军用飞机作战效能评估的综合性、概略性、相对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模糊评估方法的军用飞机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并通过具体的型号评估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5.
本文设计了一种环排式塞式喷管,通过求解N-S雷诺平均方程组,对在不同环境压强情况下该塞式喷管的流场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采用单方程和双方程两种紊流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用适当选取混合长度的单方程模型与双方程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该塞式喷管基本上体现了塞式喷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256.
针对强化学习策略由仿真环境向实际迁移困难的问题,以提高无人机采用无深度信息单目视觉时的行人规避能力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异步深度神经网络结构的跨传感器迁移学习方法。首先,在仿真环境中仅使用虚拟单线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通过基于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得到一个稳定的初级避障策略。其次,用单目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同步采集现实环境中的视觉和深度数据集并逐帧绑定,使用上述初级避障策略对现实数据集进行自动标注,进而训练得到无需激光雷达数据的单目视觉避障策略,实现从虚拟激光雷达到现实单目视觉的跨传感器迁移学习。最后,引入YOLO v3-tiny网络与Resnet18网络组成异步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有效提高了存在行人场景下的避障性能。  相似文献   
257.
为了在热噪声行波管试验段热辐射区域内准确测量噪声响应,基于管道传声原理和声学有限元仿真分析,设计了有效测量频率范围为20~1000 Hz的声波导管测试系统,并开展常温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声波导管测试系统满足设计指标,设计阶段采用的数值分析方法有效。最后通过热噪声试验考核了该声波导管测试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能够经受住700 ℃的热噪声试验环境。  相似文献   
258.
为了解决大空域、宽速域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气动适应性问题,设计了一种满足高超声速巡航飞行性能的飞行器,为解决该种飞行器地面水平起飞和高速巡航飞行气动性能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变形布局方式——伸缩翼布局和翻转翼布局。通过数值手段比较分析了两种变形布局的低速气动特性,并通过风洞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增加相同机翼面积时,伸缩翼在起飞状态增升效率为68%,同时阻力增加35%;翻转翼在起飞状态增升效率为42%,阻力增加15%;伸缩翼布局比翻转翼布局的起飞升力大16%,阻力大20%,伸缩翼布局具有明显的升力优势,说明亚声速状态增加机翼展弦比是增升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带来阻力的增加;鸭翼具有显著的增升效果,起飞状态增升12.8%,同时阻力降低1.4%,纵向压心系数绝对值前移0.48%,有效缓解了起飞状态升力和纵向稳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9.
针对RBCC发动机Ma=2.5~7.0宽范围工作要求,设计了顶板部分可调的四模块二元变几何进气道,并研究了挡板对其总体性能和流场结构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进气道整个工作范围内总体性能较优,特别是流量捕获能力.带挡板时进气道流场基本保持了二维特征,不带挡板时两侧具有明显的三维特征,压缩效率降低,流量系数显著下降.带挡板时进气道左/右模块性能基本相等,不带挡板时左/右模块差别明显,与右模块相比,左模块基本保持了二维流动特征,压缩效率明显更高.  相似文献   
260.
大量先进机载电子系统的应用使综合自动测试设备(IATE)的出现成为必然.通过使用综合自动测试设备来代替大量专用测试设备,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部队综合保障能力.基于目前研制的一种综合自动测试设备,从工程化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基于VXI及GPIB总线的综合化自动测试系统开发流程,并且对系统构型、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都进行详细的描述与验证.通过实际测试与评估,证明该系统设计方案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