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3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42.
43.
44.
GPS现代化计划在L1和L2两个频点上增加具有点波束增强功能的M码导航信号. 以GPS L1 M码信号为例, 从频谱重叠、接收信号等效载噪比两方面分析GPS L1 M码信号功率增强对其他导航信号质量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 GPS L1 M码信 号增强幅度在20dB以内时, 可以明显提升增强信号的抗干扰性能, 引起其他信号等效载噪比恶化量小于2dB; 信号增强幅度超过20dB后, 将导致其他信号质量迅速下降, 功率增强信号等效载噪比达到某一极值后将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45.
基于Simulink 的燃气轮机动态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建模方法,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中,开发了燃气轮机动态无迭代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考虑容积惯性的仿真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时性,适用于对燃气轮机加速、减速以及其它大扰动等过渡工况的性能仿真。  相似文献   
46.
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算法的离散过程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状态预测这一难题。首先,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离散过程神经网络(DPNN)预测模型;然后,根据在线更新的数据样本,采用递推极限学习(EL)算法对双并联前馈离散过程神经网络(DPFDPNN)隐层到输出层的权值进行更新,并应用权值更新后的过程神经网络对发动机状态进行预测;最后,以液体火箭发动机状态预测中氢涡轮泵扬程预测为例,分别采用有权值更新和无权值更新两种预测模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更新过程神经网络权值可以使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适应能力,该方法能够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状态预测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7.
2000年 7月 17日晚上我和几位同事在办公室聊天,一位同事说要看月全食。到晚上 20时左右我来到窗前透透风,因为这窗的方向看不到月亮,我就趴在窗边看外面的星星和云彩,其间偶尔有飞机飞过。突然我看到一颗又大又亮的星,就喊同事:"月全食我没看到,我看见了飞碟。"当时有一个同事过来瞧,我就指给他看,他说那是灯,就回到原来他的座位上。我不经意地继续观察着,但是那星突然变暗了,移动了位置。我又喊了起来叫同事过来看,他说无聊也没过来。通过比较它的位置、方向,我感觉不是什么建筑上的灯,就赶紧看了一下时间,是晚上 20时 04…  相似文献   
48.
一、复合材料是新技术革命中所需的重要材料之一材料是人类进行生产、改善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重要的新材料的发明及推广应用,可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上的石器、铜器、铁器时代是以材料名称作为划分人类文明史阶段的标志。近代一切工业上的新发展和技术上的新成就均与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有关。本世纪初,制造飞机用的材料是木料、帆布、金属丝和钢索,而现代超音速喷气飞机则需使用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目前,世界上正热烈讨论的新技术革命中的“十大技术”或“三大支柱”,均将材料  相似文献   
49.
文章针对多模式、多带宽脉宽组合的雷达系统调试测试时通道误差提取与补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道误差随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补偿技术。该方法可在通道误差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各工作模式所设定的带宽、脉宽组合自适应生成幅相误差补偿曲线,并以回波模拟器通道误差自适应补偿为例给出了误差模型获取与自动生成的具体步骤。通过某雷达系统测试过程中的试验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幅度误差提取结果相比逐次提取结果偏差小于0.02dB,相位误差提取偏差小于0.2度,满足通道误差补偿的需求,不仅适用雷达系统调试测试,还可应用于其他通道特性稳定系统的通道误差补偿,避免繁杂的手动操作,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50.
固体发动机低易损性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固体推进剂低易损性,系统调研了国内外固体发动机低易损性研究进展,对比研究了试验方法、试验装置、试验判据等区别和联系,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固体发动机低易损性响应程度的影响,结合国内固体发动机现状,提出了固体发动机低易损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程序,补充完善了响应程度等级,可为低易损性固体发动机的设计和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