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76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回流燃烧室燃烧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三维任意曲线坐标系下数值模拟回流燃烧室火焰筒内两相燃烧过程,采用RNG k-ε模型模拟紊流粘性,EBU-Arrhenius模型模拟燃烧反应速率、离散坐标模型以及六通量模型考虑辐射传热,液相采用颗粒轨道模型,气相采用SIMPLE算法求解,并用PSIC算法考虑气液两相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计算得到燃烧室内速度、温度等各气流参数分布.通过将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方法可靠,离散坐标模型优于六通量辐射模型,更适用于模拟火焰筒内两相燃烧流场.   相似文献   
82.
模拟刷式封严泄漏流动的多孔介质模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将刷束处理为多孔介质,在动量方程中引入由于多孔介质对流体流动的阻碍作用而引起的动量源项,之后详细分析了刷束孔隙率的确定方法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该孔隙率,从而建立了模拟刷式封严泄漏流动的多孔介质模型.对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做进一步的修正后,可以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证明了利用该模型预测刷式封严的泄漏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指式封严结构中气流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指式封严结构中气流流动与传热特性。将封严组片区域视为多孔介质,以摩擦热为热源,建立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封严区域最高温度出现在指尖靴后部与转子摩擦接触面;在压差和转速一定时,封严区域最高温度随安装过盈量的增大而升高;在过盈量和压差一定时,最高温度随转子转速的增大而升高;但随着压差的增大,结果与之相反。研究结果可为指式封严的结构设计和接触副材料选择和安装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刷式封严磨损特性及其对泄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春华  吉洪湖  胡娅萍  罗健  马丹  汤丽萍  廖凯 《推进技术》2017,38(11):2597-2605
为了获得刷式封严磨损特性及其对泄漏影响,对间隙、过渡、过盈3种配合状态的低前挡板型小尺寸刷式封严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测量了磨损量、泄漏量和转子轴心轨迹等。根据测量结果对各配合刷式封严的磨损特性和磨损对泄漏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磨损特性方面:间隙配合状态下,磨损是局部磨损;过盈配合状态下,磨损发生在整个试验阶段,在试验初始阶段磨损较严重,且磨损较为均匀地发生在整个圆周;过渡配合的磨损发生在整个圆周上,且其磨损不均匀。在磨损对泄漏影响方面:间隙配合状态下,试验初始阶段小压差下磨损对泄漏的影响不明显,在中等压差0.2~0.3MPa时较为明显;过渡配合,磨损对泄漏的影响在小压差和中等压差下较为明显,大压差下不明显;过盈配合下,磨损对泄漏的影响发生在整个试验阶段且磨损对泄漏的影响随磨损量变化的减小而逐渐减小,试验的初始阶段磨损对泄漏的影响最为明显;试验的初始阶段,过盈配合时磨损对泄漏影响最大,过盈配合时次之,间隙配合时最小。  相似文献   
85.
针对轴对称收敛喷管,在其出口设计了横向射流装置,在保持横流总流量相同且进口总温为840K的情况下,数值模拟研究了横流不同注入形式对发动机尾喷流红外辐射的抑制效果.横流的注入能够增强尾喷流与外界气流的掺混,减小高温区长度.结果表明:周向4股注入时的掺混效果要明显弱于横流单股、双股相对注入,故其红外抑制效果也较差;在侧方探测面上,方位角大于20°时,横流单股注入与双股相对注入时的抑制效果非常接近,但后者效果稍好,其最大降幅达到71.6%;在下方探测面,两者的辐射强度均要比其在侧方探测面时大,且双股相对注入时的辐射强度与周向4股注入形式相当;在上方探测面上,相对于其他注入形式,横流单股注入时的辐射强度相对较小,最大降幅达到78.4%.   相似文献   
86.
为将涡扇发动机轴对称分开排气喷管改型设计为混合排气喷管以获取混合推力增益且改变其红外辐射(IR)特征,提出了一套基于CFD数值计算评估的轴对称分开排气喷管改型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包括:①提出了内、外涵气流不同程度掺混时推力的估算方法,估算值与真实值的误差在所研究参数范围内不超过0.005;②分析了内、外涵气流掺混对改型设计的影响,喷管外涵气流与内涵气流的总压比在0.8~1.5之间且掺混度大于0.1时混合排气最有可能产生推力增益,且掺混越好,增益越高;③轴对称分开排气喷管改型设计为带环形混合器的混合排气喷管后,推力系数增加0.0087~0.0126,而采用波瓣混合器时喷管的推力系数则增加0.0289;④相比于分开排气,混合排气喷管在0°~15°方向上的红外辐射强度有所增加,但在其他所有方位角上均大幅下降,最大降幅为77.5%。   相似文献   
87.
自从2004年9月起国家民航局颁布了私用驾驶员、商用驾驶员和仪表等级实践考试标准后,根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线运输整体训练大纲的结构,飞行学生从飞行实践开始训练至完成单、双发训练,整个飞行训练要经历私人驾驶执照、仪表等级、商用驾驶执照和多发商照实践考试四个阶段的训练,每一个阶段执照的取得后方可作为进入下一个阶段训练入门的必要条件之一,每个从初始训练的学生必须通过具有国家民航局认可的委任代表资格的考试员进行的四个阶段的实践考试后才能进入高性能飞机训练。笔者从2001年起作为局方的委任代表,在我院绵阳分院经历了多次的各类实践考试与教学中发现,飞行学生在目视飞行机动能力、机组配合、起飞及进近简述的意义、无线电领航概念、仪表进近阶段飞行技能的掌握和多发训练中单发特情的处置能力方面存在着许多共性的、连续性的技术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切实完成训练大纲的要求,探讨了在各阶段飞行实践考试中发现的教学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88.
论述了采用冲击-发散冷却技术的火焰筒浮动瓦片的传热计算分析方法, 以及传热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处理.并采用ANSYS程序的热分析模块对浮动瓦片的三维壁温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两者有较好的吻合性, 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6%.   相似文献   
89.
宽高比对尾向可见明火矩形喷管红外抑制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张勃  吉洪湖  罗明东  黄伟  蔡旭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1):1820-1825
以国外某型先进无人机上使用的涡扇发动机为基础,缩比4.3倍得到轴对称收敛喷管AR0,并在出口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改变喷口形状得到5组不同宽高比(W/H=1~1)的矩形喷管模型(AR1~AR1).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喷管与热喷流在3~5 μm波段上的红外辐射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与轴对称喷管相比,矩形喷管减小了红外源的辐射,起到了明显的红外抑制作用,并且其红外抑制特性随着宽高比的增大是逐渐增强的.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