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69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3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在随机系统中存在着不确知的控制输入,且系统的状态以及随机干扰的分布和参数未知情况下,基于后验椭球逼近的原理,提出了随机系统的后验椭球条件滤波方法,以保证所求解的椭球序列是包含着系统状态估值域的最小椭球序列.该方法是当先验统计信息不足时,尤其当系统状态及随机干扰的分布形式未知时,是解决随机系统状态估计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2.
针对一类复杂的结构随机跳变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控制方法,解决了当系统结构的转换过程难以观测或根本无法观测情况下结构随机跳变系统的控制问题.在机载障碍规避系统的反干扰最优控制问题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超音速反舰导弹人在回路的电视末制导系统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操控员和超音速反舰导弹随机鲁棒自动驾驶仪数学模型,建立反舰导弹人在回路的电视末制导仿真分析系统,并对某型超音速反舰导弹电视末制导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给出在反舰导弹导引回路中人对制导精度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4.
新型可动外环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新型可动外环挤压油膜阻尼器(MRSFD),并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MRSFD对刚性转子系统稳态运转时的振动控制能力,结果表明,与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SFD)相比,MRSFD能明显抑制双稳态跳跃等非线性振动现象的发生,具有良好减振特性。  相似文献   
85.
高效多孔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高速旋转机械振动控制发展的需要 ,研究并开发了一种新型阻尼器 ,即高效多孔环挤压油膜阻尼器 ( PSFD)。本文分析了这种阻尼器对刚性转子的稳态和突加不平衡瞬态振动的控振能力及抑制非协调进动的能力、研究了它对柔性转子的减振特性。结果表明这种阻尼器除具有现用挤压油膜阻尼器 ( SFD)的优点外 ,还具有远为优越的控振能力 ,可大大提高转子系统的不平衡量承载能力及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
本文发展了传统的动力吸振器,提出了用于旋转机械减振的转子吸振器。研究了刚性转子、柔性Je-ffcott转子在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吸振器减振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并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转子吸振器能有效地改善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为旋转机械的减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7.
晏砺堂  张世平  李其汉  赵福安 《航空动力学报》1988,3(2):109-112,184-185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了带定心弹性支承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刚性转子的双稳态特性。采用阻尼器轴颈偏心率、传递率和落后相位角的变化表示这种特性。  相似文献   
88.
为了研究鸟撞作为一种典型的突加高能载荷对航空发动机关键承力构件和发动机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以某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遭遇鸟撞后不同响应阶段的特点,使用建模软件UG和商用仿真软件Hypermesh和LS-DYNA,开发了1套鸟撞突加高能载荷作用下发动机整机动态响应分析模型,建立了航空发动机整机显式或隐式长时分析流程和方法,对比了不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验证了不同方法在鸟撞后发动机不同动态响应阶段整机响应规律研究中各自的优越性。结果表明:鸟撞击对航空发动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撞击阶段的叶片变形和后撞击响应阶段的不平衡载荷对承力构件的影响,且采用显式-隐式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该研究结果对于航空发动机在其他突加高能载荷作用下不同动态响应阶段的整机动态响应规律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
90.
飞航导弹编队队形变换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飞航导弹编队协同作战中队形变换的需求,针对密集编队在队形变换时的碰撞冲突问题,考虑其低空突防背景与机动能力的限制条件,设计了基于局部模型预测控制的主动防碰撞队形保持控制器,并应用于编队队形的变换控制,提出了队形的状态转移变换方法,通过与直接变换方法的对比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