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93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航空   1556篇
航天技术   109篇
综合类   142篇
航天   1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61.
在导弹俯仰通道中存在输入未建模动态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反演控制技术的神经网络自动驾驶仪的设计方法。首先应用两个RBF神经网络对输入未建模动态设计了神经网络逆补偿器,然后利用反演控制技术设计了导弹纵向自动驾驶仪。最后给出仿真结果显示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2.
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M40/EB99—1预浸料,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0增强EB99-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并与M40/5228、M40/4211等热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表明,除了剪切强度稍逊于热固化M40/5228复合材料外,其它常规力学性能都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电子束固化M40/EB99—1复合材料经冷热交变循环后的性能明显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4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耐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63.
并联交错式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分析研究了并联交错式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原理与设计 ,获得了功率开关实现零电压 ZVS开通的条件和关键电路参数选取准则 ,仿真与试验结果均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 ,并联交错式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 ,特别适用于大功率分布式电源系统  相似文献   
164.
强制流动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FCVI)作为一种制备碳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克服了传统CVI中气体扩散传输与预制体渗透性的限制,可在短时间内制备出密度均匀、性能优良的制件。本文分析了在FCVI工艺过程中预制体温度与气体温度的区别,并从理论上推导出了FCVI中气体温度与预制体温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5.
对PCS纤维空气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了色谱分析 ,并对氧化后的纤维进行了红外分析 ,在此基础上推测了不熔化机理 ;采用XPS分析技术考察了氧在PCS纤维中的分布。结果表明 ,PCS纤维氧化反应过程中有少量氢气生成 ,出现局部过热时伴随有CO2 生成 ;氧在不熔化PCS纤维中由表及里呈梯度分布 ,低温、长时的不熔化处理条件有利于氧在纤维中的扩散和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66.
国外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69,自引:7,他引:6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回顾了从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几十年间,国外隐身材料的发展历程;系统综述了国外在陶瓷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晶须材料,纳米材料,手征材料等新型隐身材料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从耐高温隐身材料,智能隐身材料,等离子体隐身三个方面入手,重点介绍了国外近年来在隐身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且指出了隐身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7.
复合材料三维四向矩形类编织物表面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有限元计算对几何参数的需要,详细研究了由四步1:1法编织的复合材料三维四向矩形截面类型预成形件的表面结构,为其建立了较准确的几何模型。以矢量分析方法导出表面纱段轴线,表面纱段与内部纱段的接触线等数学表达式。据此得到该材料表面结构的几何参数值和下面结果:表面纱段轴线由两条相互对称且位于正交面上的椭圆弧光滑连接而成;同一条纱线的表面段和内部段为光滑连接;接触线是椭圆弧,提出了由表面纱缎倾斜角推算纱线内部编织角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8.
复合材料后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国内外复合材料后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复合材料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切削刀具材料及结构、特种加工技术、表面质量评价技术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9.
介绍了环境温湿度以及促进剂用量、酸酐用量对窝增强硅橡胶基低密度烧蚀材料硬度的影响。试验发现蜂窝增强硅橡胶基低密度烧蚀材料硬度沿厚度方向呈规律变化:从外向里材料硬度逐渐降低,室温存放时间长的材料硬度降低的梯度小;密度小的材料硬度降低梯度小;促进剂量多的材料硫化后材料表面硬度大,从外向里硬度降低梯度大。其酸酐用量最佳起来 环氧树脂的30%(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70.
介绍了蒸气热等静压法制备B/Al复合管材的工艺过程,讨论了用该方法制备B/Al复合管材的影响因素,如装配工艺、复合工艺等。本试验在温度(490±10)℃、压力70MPa、保压时间为40min~45min的工艺条件下制得了Φ34mm×1mm×1020mm、Φ40mm×1mm×1020mm、Φ60mm×1mm×1200mm三种规格的带接头的B/Al复合管,并对管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案切实可行,在上述参数下可以制得高质量的B/Al复合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