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19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3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12.
13.
14.
针对国际航空转包对航空制造企业生产能力的要求,分析了航空转包能力的评价构成要素,基于供应商绩效测量标准体系SPM建立了转包能力的模型和转包能力的三维体系结构,并通过三维能力模型的能力分区分层评价对航空企业的转包能力进行分析。该模型及方法能对企业转包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发现企业转包生产的能力优势和能力薄弱环节,为企业提高转包能力指明了纠正和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17.
大气数据-惯性组合导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谔  秦永元 《航空学报》1987,8(3):211-215
大气数据-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含低精度惯导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磁感应式航向传感器、卡尔曼滤波器及控制器等部分。系统有两种工作方式。第一种工作方式中,开关S_1和S_2均闭合。第二种工作方式中,仅S_1闭合,磁航向只用于惯导系统的方位粗对准,惯性平台航向用于分解真空速向量。本文研究系统在第二种工作方式中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首先针对具有中等前缘后掠角梯形鸭翼的缺点提出双后掠鸭翼概念,然后分别对安装梯形鸭翼和双后掠鸭翼的近距耦合鸭式布局的气动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影响双后掠鸭翼气动性能的流动机理。研究表明:在大迎角时,对于双后掠鸭翼,具有较大前缘后掠角的外翼段可以使鸭翼涡在涡核破裂后仍能形成稳定集中涡并保持较高的强度,增加鸭翼本身的失速迎角,并通过诱导作用改善机翼外翼段流场,进而提高全机大迎角性能,但在小迎角时会破坏鸭翼附着流或前缘气泡涡的发展,造成略微的升力损失。拥有较大失速迎角的双后掠鸭翼在小迎角时具有较大的可用偏度,可以增强布局的抬头控制能力。双后掠鸭翼在满足隐身约束的前提下,超声速阻力较小,具有较好的超声速性能。  相似文献   
19.
顾冬晴  秦永元 《宇航学报》2005,26(5):562-566
研究了高动态环境下捷联惯导位置更新中的涡卷补偿算法。首先,给出了以地理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的位置更新算法;然后,基于曲线拟合的思想方法,推导了位置更新的二子样和三子样涡卷补偿算法,并且在划船运动(一种引起涡卷效应的典型高动态环境)下对二子样涡卷补偿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了位置更新的二子样涡卷补偿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二子样涡卷补偿优化算法的精度要比二子样涡卷补偿算法高,而其计算量与二子样涡卷补偿算法相当。  相似文献   
20.
张金亮  秦永元  成研 《宇航学报》2013,34(8):1078-1083
捷联惯导与小视场星跟踪器构成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核心思想是利用星体跟踪器的高精度测角信息设计滤波修正算法对捷联惯导的导航姿态、方位和位置误差进行滤波估计并修正,以限制捷联惯导系统导航误差随时间的发散,最终提高系统长航时导航的导航精度。在分析小视场星体跟踪器量测量与SINS导航误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组合导航算法:位置+方位修正算法和误差角组合导航修正算法。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算法的导航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长航时仿真飞行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位置+方位修正算法不受载体的位置误差的影响,更适用于星体跟踪器间断工作的情况;误差角组合算法不受载体姿态误差的影响,更适用于SINS初始位置误差得到有效修正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