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高涵  白照广  范东栋 《宇航学报》2020,41(11):1473-1480
针对目前海面风场反演中风向反演困难,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深度网络反演海面风向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星载GNSS-R信号作为遥感源,根据海面反射信号特性与风向相关关系选择反演观测量,建立海面风向反演的深度网络模型。引入ReLU函数作为网络激活函数,并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了网络模型,对输入数据进行时空匹配与归一化处理,通过机器学习建立风向与输入变量的对应关系,利用深度网络模型反演得到海面风向,该方法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εRMSE=18.14°,满足海面风向测量精度均方误差小于20°的一般测量要求,并通过两组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2.
1999年5月10日上午9时33分,随着基地指挥员的一声号令,作为首次执行双星(FY-1、SJ-5)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火箭腾空而起,随着火箭发动机尾焰的喷射,火箭很快钻入太空。火箭起飞后747s,FY-1卫星与运载分离,814.55s实践五号SJ-5卫星与运载顺利分离,SJ-5卫星进入半长轴7232km,倾角为98.8°、偏心率为0.001331的太阳同步轨道。至此,实践五号卫星开始了它的运行工作使命。 SJ-5卫星是一颗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中国科学院研制的科学实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控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实验、新型航天器技术试验和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试验。卫星从1996年8月开始正式立项,1998年3月完成正检星研制,1999年3月通过出厂评审。  相似文献   
33.
邱慧  刘志全  曾惠忠  白照广  杨志 《宇航学报》2021,42(10):1197-1206
论述了航天器径向肋式、缠绕肋式、构架式和环形桁架式四种抛物面可展SAR天线结构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四种抛物面可展SAR天线结构的特点,分别对航天器翼式、桁架式和薄膜式三种平面可展SAR天线结构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航天器可展SAR天线结构轻质、大收纳比和高精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航天器可展SAR天线实现展开高精度需攻克的关键技术,旨在为航天器可展SAR天线结构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中国现代小卫星发展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小卫星的研制历程,总结了中国现代小卫星发展成就,分析了现代小卫星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提出了中国小卫星健康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快、好、省"为指导,以多用途为目标,按照柔性设计、性能滚动提升、低配置/高可靠、产品化等思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建立了CAST968、CAST2000、CAST100、CAST3000等小卫星平台,至2018年10月,已累计发射现代小卫星95颗,在科学与技术试验、遥感、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领了中国现代小卫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