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139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41.
给出了双层微波吸收涂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双层结构涂层的吸波性能明显优于单层,特别是能明显增加带宽。  相似文献   
42.
非均匀栅距对轴流压气机流动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进行了非均匀栅距叶片排的轴流式压气机流场数值研究,进口导叶采用了不同的非均匀栅距结构,探讨了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压气机性能及动叶非定常气动力的影响。数值研究中采用LU-SGS隐式解法与双时间方法相结合,求解圆柱面二维流动的雷诺平均非定常N-S方程。数值研究的结果表明,进口导叶非均匀栅距结构对压气机气动性能影响不大,但对动叶表面受到的非定常气动力有一定影响。采用不同的非均匀栅距进口导流叶片排结构型式,动叶表面的非定常气动力的分布是不同的。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计算结果显示,即使采用相同的非均匀栅距结构,非定常气动力的分布特性也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43.
44.
王大轶  乔国栋  李铁寿 《宇航学报》2007,28(5):1149-1155
软着陆过程的制导控制已经成为月球探测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都是处理不确定性(受控对象缺乏精确的数学描述或具有非线性的复杂性)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终端着陆条件和性能指标,以由Pontryagin’s极大值原理得出从近月点到月球表面的最优着陆轨迹为基础,给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最优控制策略,使被控系统能够通过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实现某种最优的闭环制导控制。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在推导了多冲量最优解的必要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卫星相位保持的多冲量次优控制方法。由于摄动和截断误差等对控制的影响,在多次冲量的求解时应该使用中间修正。计算表明,加中间修正的多冲量次化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6.
玫瑰星座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鹤峰  任萱 《宇航学报》1999,20(4):77-82
玫瑰星座是一种均匀分布的星座,常用于全球连续覆盖。本文对玫瑰星座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玫瑰星座用于实现全球一重连续覆盖时的优化方法。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卫星总数多达300的玫瑰星座进行了优化计算并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7.
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内流场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维  白东安 《火箭推进》2007,33(2):26-30,62
运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及GAMBIT前处理软件,采用三维k-ε双模型方程计算了一台高速超低比转速离心泵的内部流场。计算区域为从诱导轮进口到蜗壳出口的整个流场,通过计算得到了泵内流场的流动规律,并结合传统的泵水力估算方法,估算了泵的扬程、轴功率及效率,最后对该高速超低比转速离心泵进行了水力验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8.
结合产品设计过程,提出了一种运动学特性分析的新的设计方法。介绍了机构运动仿真分析在机械设计中的方法和技巧。为机构运动仿真设计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9.
50.
企业中错综复杂的问题都以各种各样的浪费形式表现出来。如何透过这些表象将正处在改革过程中的企业产品研发中的问题症结找出来,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和知识管理在企业的推动,将这些问题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