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62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以一种含分散的纳米氧化锆的沥青作为黏结剂或浸渍剂,通过热压和浸渍工艺制备出含锆石墨和碳/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对样品中锆的分散状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锆元素是以1μm左右的颗粒均匀分散在含锆石墨和碳/碳复合材料中。含锆石墨和碳/碳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烧蚀试验中,由于锆的存在使不同种类碳之间的烧蚀趋于一致,材料表面烧蚀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2.
采用疲劳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缺口件在多轴载荷下缺口根部塑性区及其对缺口件疲劳寿命的影响.对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缺口件进行了单轴、比例和90°非比例路径下的疲劳试验,研究了缺口几何尺寸、载荷水平和载荷路径等对缺口根部塑性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缺口根部塑性区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53.
对航空材料LY12CZ进行了多种比例和非比例拉扭双轴加载下的疲劳试验。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缺口孔边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探讨疲劳裂纹扩展方向与孔边各应力和应变分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得出比例加载下,疲劳裂纹基本上在垂直于最大主应变方向扩展。45°及90°非比例加载下,疲劳裂纹沿着最大剪应变平面扩展。  相似文献   
54.
采取在静子叶片表面埋入微型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对叶尖、叶中和叶根3个截面上的动态压力进行测量,实验研究了压气机近失速的流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压气机失速前,存在两个特征频率的压力扰动;这两个特征扰动的扰动频率与压气机转速成正比,与转子转动频率的相对频率分别等于5和8;相对频率为5的特征扰动强度随着流量系数减少而增大,在失速点达到最大,而相对频率为8的特征扰动随着流量系数减少先增大,在失速点突然下降;选择相对频率为5的特征扰动作为压气机失稳预警信号,设定某一λ值作为报警的阈值,可以有效防止压气机失速。   相似文献   
55.
A357合金Sr变质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l-10%Sr中间合金不同的加入量、加入温度、保温时间对A357合金变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l-Sr合金具有较好的变质作用,加入量为0.02%Sr为宜,加入温度740℃以上;与Na变质相比,Sr变质具有长效性。  相似文献   
56.
平流层,中间层,低热层大气加热过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计算了平流层、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中各种光化过程的加热率与大气的冷却率,并且给出了20—140km的大气净加热率的昼夜变化特征.为大气潮汐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重点介绍了带收敛一扩散喷口的加力涡扇发动机的3种推力确定方法,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对简化的总推力方法的模型、参数测量及精度作了详细说明。从新机研制、验证和定型的角度出发,指出了简化的总推力方法是我们优先选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8.
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多壁碳纳米管和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制备了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碳管用量及热处理温度对材料制备的影响,考察了材料的弯曲强度、硬度和热、电传导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材料表现出较大的收缩和失重,碳管用量较少的样品失重、收缩更大,碳管用量15%(质量分数)的样品经2500℃处理后密度可达1.90g/cm^3;复合材料表现了远高于基体碳的弯曲强度和硬度;然而热、电传导性能远远低于基体碳。  相似文献   
59.
模拟机载分子筛供氧在高空迅速减压时对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模拟分子筛制氧系统供气范围,即减压前富氧气体的高空迅速减压实验,观察对机体的生理影响和氧反向弥散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供氧浓度低于60%,在缺氧暴露10s内出现缺氧反应;而高于70%,在迅速减压后6~8s之内的生理反应是等效的。高空迅速减压后氧的的反向弥散有两个过程,且与减压瞬间生理效应和有效意识时间有联系。  相似文献   
60.
《国际航空》2012,(2):4-4
F-35战斗机长期被标榜为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的后继机型,但是由于项目进度不断延迟.目前常规布局的F-35只能更多地用于常规攻击任务,电子干扰目前不再是该隐身战斗机的优先任务。预计携带下一代电子干扰(NGJ)系统的载机平台先是常规的无人机.之后会采用隐身无人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