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33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典型航空电连接器接触件动态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电连接器接触件在受到外部振动、冲击载荷和温度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在对接触件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静力学模型、基于 Hertz理论的接触力学模型和振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接触件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插拔分析、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随机振动分析和热-结构耦合分析,确定了不同载荷和工况下的接触状态、变形、应力和轴向滑移量。结果表明,接触件的固有频率较高,在正常工况下不会发生共振问题,但接触界面在振动和高温作用下可发生微米级的相对滑移,而且振动载荷对径向变形的影响要高于轴向变形,温差作用下的滑移量比振动条件下更大。  相似文献   
22.
飞机积冰的发生与云微物理特征密切相关,因此积冰区的云微物理特征分析对飞机的运行安全有重要的意义。利用Cloudsat资料对2016年1月12日和14日的通航飞机积冰过程进行云微物理过程识别分析。结果表明:Cloudsat卫星对积冰过程中的云有很好的识别和探测能力;由于此次飞行高度较低,飞机积冰主要发生在在层积云和积云中,水含量最大值700 mg/m3,粒子半径在75μm以上,最大值在150μm以上,发生积冰的温度在-10℃~0℃,飞机积冰情况主要是轻度和中度积冰;Cloudsat卫星能够很好地识别云的类型以及云中过冷水的含量,但未能判定对流云和卷云的情况。  相似文献   
23.
钟波  孟晓风  王琳  王国华 《航空学报》2009,30(4):713-718
分析了GNS(Group sequence, Net sequence and Shifted net sequence)算法存在故障混淆的可能性;对于3个网络短路的情况,论述并证明了通过适当的网络分组能够避免故障混淆的发生;进而提出了降低故障混淆发生概率的网络分组原则:使易发生短路故障的网络尽可能位于同一组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短路关系图的启发式分组方法。该分组方法首先建立了反映网络间相互短路概率的网络短路关系图,然后利用图论的相关知识对分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引入了分组的最优目标函数。考虑到多项式复杂程度的非确定性(NP)完全问题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的分组算法。结果表明:该分组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寻找到较优的分组结果,减小GNS算法发生故障混淆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它的测试性能。  相似文献   
24.
针对群系统编队形成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指标的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编队形成问题的数学描述和设计编队形成控制协议。其次,给出群系统实现时变编队的充要条件,借助李雅普诺夫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然后,设计了编队协议增益矩阵,给出了控制协议满足LQR指标的最优性条件。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将刚架结构受力变形原理应用于网格曲面的变形设计中,提出一种新的曲面造型方法。通过建立与网格拓扑关系一致的刚架模型,运用刚架模型驱动网格曲面变形:即对刚架节点施加载荷或添加几何约束反算出刚架节点载荷,在载荷作用下刚架变形驱动网格曲面变形。针对几何约束变形问题,建立以节点位移为变量,由载荷最小和节点位移最小组成的目标函数,组合使用两种不同的最小化模型,实现不同的变形需求。在变形过程中,采用增大网格曲面特征区域所关联单元体弹性模量的方法,达到整体变形中局部形状特征的保持,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繁琐的特征信息记录公式。实验结果表明,该变形方法直观方便,可以产生理想的变形效果。  相似文献   
26.
介绍标准环规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标准环规检定规程JJG894-95》的实行,同时也有助于测量不确定度的推行。  相似文献   
27.
如何选择变开孔壁板的最佳参数是风洞优化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们对NH—1风洞跨音速变开孔壁继续进行了综合参数调试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善了跨音速流场品质,达到了国内较先进水平。 在国内AT—1型风洞中,我们首次使用变开孔壁板,调试了M=1.35二元型面喷管,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从而扩大了NH—上风洞跨音速试验范围,实验M数从原来的0.6~1.2改进为0.6~1.42。文中还结出了风洞校测参数ΔM的修正公式,从而提高了实验M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8.
电镀含铬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含铬废水高效处理剂的研究,使电镀含铬废水处理工艺与电 镀生产工艺融为一体,实现电镀含铬废水槽边循环,改变了传统的电镀含铬废水先污染后的治理的末端治理工艺,无环保投资,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9.
航空电连接器在服役过程中受到振动、冲击或温度变化等外界激励时,内部的接触件可能会发生微动磨损,导致接触界面的匹配状态发生变化,影响信号和功率传输。基于 Archard模型,对接触件微动磨损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对某微动磨损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镀金铜合金的磨损系数,并用于微动磨损仿真当中。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表面接触在不同微动周期的状态变化规律、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发现接触区域表面和近表面的中心位置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接触状态在第 1∕4和 3∕4周期之后,会由滑动接触转变为黏着接触,状态的变化具有迟滞效应,微动磨损量随着微动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30.
王琳  杨欢庆 《火箭推进》2010,36(5):44-49
从机理上对浮游精炼法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增加熔剂量可以提高除气效果,但过量的熔剂又可能会给铝液带来二次反应夹杂;[H]含量达到平衡浓度前,增加除气时间可以提高除气效果;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H]含量有一个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采用旋转吹气一熔剂法净化铝液,以净化后铝液的[H]含量为考察目标,按照均匀理论设计了净化参数的多因子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了旋转吹气一熔剂法工艺规范:精炼剂加入量0.2%;除气时间10min;静置时间1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