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23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载荷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吸热式热防护系统和液氮为冷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热控系统,分别采用辐射热平衡法和双层集总参数法,建立了隔热层和舱内温度场的热力学模型,实现了气动加热、隔热层导热及舱内温度场等各传热环节的解耦.在此基础上,按照X-34验证机的飞行剖面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电子设备舱热载荷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隔热层厚度、舱内冷却气体流速及液氮量对舱内温度和电子设备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热传递过程各环节响应特性能够较准确的分析,在工程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月尘/月壤环境效应地面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月壤/月尘会附着并污染航天器、月球车的表面,如果不及时清除,还会进一步诱发部件过热、机械机构卡死、密封失效、材料磨损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综述了关于月尘特性、月尘与航天器系统的互相作用机理、月尘环境模拟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小型月尘环境模拟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将使关于月尘特性的实验研究成为可能,并可作为登月飞船及月球车材料选择、机械机构可靠性试验、除尘策略试验的平台.   相似文献   
33.
环境模拟舱体的建模仿真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环境试验时需要精确控制环境模拟舱体内的温度以满足军标要求,同时为了解决环境模拟舱体内加热过程中升温速率与控制精度之间的矛盾,在对其温度变化进行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专家控制策略控制环境模拟舱内的温度,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现场运行调试结果均表明:专家控制方法具有无超调、响应速度快、稳态精度高、加温效率明显的优点,是可行和有效的;与试验数据相比,建立的传热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符合实际情况.这种建模仿真及控制方法为实际过程中研究控制规律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帮助,对研究类似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4.
基于模糊控制的纳卫星热控系统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球状纳卫星温度系统动态特性方程组,确定系统稳态温度值后搭建温度系统模型;设计合理的模糊逻辑控制器,与温度系统模型部分相结合,完成整个热控系统模型;分别采用±50%的阶跃信号模拟纳卫星温度系统在空间运行时受舱内仪器热源改变和外壳、辐射器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加热量改变的影响,执行热控系统仿真,绘制仿真曲线与不加控制前的结果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将模糊控制系统运用于纳卫星热控系统中能够准确、快速地对其系统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具有鲁棒性好、对参数变换不敏感、适应性强以及过渡过程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5.
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防热与热控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围绕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遭遇的"热障"问题,阐述了防热与热控系统一体化设计的思想,指出将机身结构、防热与热控系统、推进系统耦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设计是解决"热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不同任务需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与热控系统方案思路.介绍了部分防热材料的性能,指出了在设计中选择防热材料的原则.对防热与热控系统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防热与热控系统一体化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举例说明了防热与热控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36.
一种富氧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中空纤维膜组件氧/氮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能够明显影响膜的分离特性,并且不影响富氧浓度,可以通过控制膜组件的使用温度来增加富氧产量.   相似文献   
37.
太阳能吸附除湿制冷的置换通风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今空调的发展方向,介绍了一种新兴的通风方式——置换通风系统,论述了其原理及结合冷却顶板后的热舒适性条件.针对目前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提出了基于太阳能吸附除湿制冷的置换通风送风系统.阐述了两者结合的节能、环保、创造热舒适环境的特性.   相似文献   
38.
为了对航天器热控系统进行及时、准确的故障诊断,文章提出了一种故障诊断策略.该策略是基于热控系统数学模型建立故障诊断数据库;然后利用专家知识扩展故障诊断数据库来实现故障诊断;最后,由基于规则的分布式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给出故障决策.  相似文献   
39.
王瑾  李运泽  宁献文  王浚 《宇航学报》2013,34(5):734-740
为了提高航天器热控系统的控温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感温蜡温控阀的单相流体回路热控方法,利用感温蜡温控阀的全自动流量、温度比例调节特性实现温度控制。通过集总参数法建立感温蜡温控阀、热源载荷和空间辐射器等部件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该热控系统的温度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感温蜡温控阀的布局方式,以及感温蜡熔程、时间常数和温度延迟等热特性对单相流体回路热控系统温度动态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基于感温蜡温控阀的单相流体回路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前在国内外资料上看到的座舱温度数学模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它们只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本文介绍的座舱温度数学模型分别考虑了座舱壁、舱内设备和座舱空气热容量对座舱温度的影响,是通用的座舱温度数学模型,现有的几种数学模型都是它在相应条件下的特殊情况。 本文介绍的数学模型经过适当的变换,可以导出热容量折算系数和当量时间常数的概念,为用实验方法确定座舱温度数学模型指明了方向和方法。本文将介绍通用数学模型的理论推导和三种形式,提出热容量折算系数、当量时间常数和当量热容量的概念,指出用实验方法确定座舱温度数学模型的方法。最后,提出并简单论述从温度控制角度研究和确定座舱热载荷及舱内空气分配的一种新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