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796篇
航空   817篇
航天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31.
复合材料辐射固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辐射固化与复合材料手工铺叠、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缠绕、拉挤和自动铺带等工艺技术的结合及其特点等,并阐述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732.
常压固化成型的大锥角重叠缠绕玻璃/酚醛防热层,容易产生在小锥角防热层中不常见的一些缺陷。对大锥角防热层的亚缺陷进行无损检测、烧蚀性能、力学性能及扫描电镜分析,分析表明亚缺陷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3.
不同复合基底旋波介质的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制备了不同复合基底的旋波介质,利用网络分析仪对样品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适当改变基底电导率或适量掺杂铁电、铁磁性物质可有效降低旋波介质的反射率,可有效调节复合手性材料的吸波性能,为研制高效、宽频、轻质的吸收材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文中对测量结构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与以非复合材料为基底的旋波介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34.
根据TYC-1涂层材料在加热过程中所出现的物理化学变化,提出了三层物理模型,建立了相应的守恒方程和边界条件,并给出具有空间和时间二阶精度的差分离散公式,并按稳态和轨道模拟二类试验工况,预测了TYC-1防热涂层的内部温度分布,且与测量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735.
铝的点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在铝的点蚀行为方面的一些突破性成就,对铝的亚稳点蚀、稳定点蚀及点蚀化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详细论述了在对铝的亚稳点蚀的研究中从定性描述发展到定量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对如何通过研究铝的点蚀扩展动力学来预测点蚀扩展行为,同时对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能、电子性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36.
薄层芳纶复合材料壳体的后加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芳纶复合材料壳体后加工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了通用机械加工和激光加工两种方法,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分析了钻头的几何形状、转速、加工条件(冷却和施加背衬材料)等因素对加工的表面质量及尺寸的稳定性的影响,进而探讨了采用通用机械加工方法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且对比分析了激光加工的特点及其实际应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737.
聚苯胺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PANI在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的研究,应用及其不同防腐机理,综述了影响PANI涂层防腐性能的多种因素,包括不同使用方法,介质以及漆膜自身的物理组合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8.
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超声速导弹弹体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超声速导弹弹体的热环境,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基体候选树脂,重点介绍了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树脂和氰酸酯的性能及最新进展,最后描述了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超声速度导弹弹体上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39.
新型芳炔基硅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乙炔基苯基苯(TEPHB)对聚硅乙炔(PSA)进行改性,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芳炔基舍硅杂化树脂(PSA-E),并使用该树脂基体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征结果指出PSA-E树脂兼具良好的工艺性能与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该树脂的固化过程较为温和且易于控制,其固化物的Td5高于500℃,900℃残重率大于89%(氮气条件下).玻璃纤维增强PSA-E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PSA基复合材料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40.
非叠氮燃气发生剂配方研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非叠氮燃气发生剂的研制进展。对出现的四唑类、胍类、铝热剂类等非叠氮配方的高氮化合物燃料、氧化剂、黏合剂、工艺助剂等特点和发展做了总结和讨论,指出非叠氮高氮化合物有无毒、燃速范围宽、产气量大、燃温低等优点,正在取代叠氮配方燃气发生剂,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