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66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美国微航天技术是以SDI空间防御为动力,受海湾战争刺激以发展战区防御计划为目的,连续以每年约40亿美元的稳定投资发展起来的。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国家侦察办公室”(NRO)正式提出了建造24颗卫星以上的小卫星星座系统的计划。星座的卫星个数根据观测周期而定,若要求观测周期为  相似文献   
102.
栽体磁场的干扰是导致地磁导航精度较低的主要因素,在对无人机载体磁场干扰地磁场产生的地磁测量误差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将小姿态时地磁匹配导航采用的12系数误差补偿模型引入一种无人机地磁定向导航的罗差修正.在静态条件下,利用无磁转台分别获取无人机在±30°姿态角范围内有无干扰源的磁测数据.实验数据分析表明,通过补偿,栽体航向角在±5°范围内其误差均方差由2.174°下降到0.350°,其余角度下航向角误差均方差则由2.282°下降到0.732°,满足无人机在大角度姿态飞行时航向稳定度优于±3°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3.
月球遥感立体测绘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外月球探测测绘历程进行了调研总结,并针对立体观测、干涉雷达测量、扫描激光测绘等3种主要的测绘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继而提出适合中国月球探测目标的三维遥感测绘成像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对国外月球探测测绘历程进行了调研总结,并针对立体观测、干涉雷达测量、扫描激光测绘等3种主要的测绘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继而提出适合中国月球探测目标的三维遥感测绘成像技术途径。关键词月球探测三维立体成像测绘研究  相似文献   
105.
对国外月球探测测图历程进行了调研总结,并针对组合 CCD 相机和成像光谱仪的立体观测、星载激光测绘、星载雷达(SAR)和干涉雷达(InSAR)测绘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6.
对GH4169电解加工ηω-i内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了准确的删及ηω-i的特性曲线,试验结果显示了它与电解加工普通材料所得到的ηω-i曲线规律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存在截断电流密度,不能用以往的规律来研究GH4169这种材料,应当考虑电解液与加工材料的匹配。  相似文献   
107.
为实现空间目标的天基光学观测,利用双星定位原理,采用仅测角的观测方式,结合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双星几何定位模型。考虑到星点提取作为光学定位算法中的重要一环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定位精度,因而针对就星图处理部分,分析了星图的灰度特点,采用阈值分割法进行了去噪处理,选取了几种质心法对星点进行提取,利用真实星图对提取结果进行比较,选出了形心法和阈值质心法 2种较为可行的星点提取算法。通过仿真计算和蒙特卡洛误差分析结果可知,不考虑误差时,定位误差小于 10-5 m;考虑主要误差源时,定位误差小于 100 m;且姿态误差对定位方法的精度影响最大,数值上可以达到总误差的 0.9倍以上,速度误差的影响最小,只有总误差的 1/30,可以忽略;定位误差近似呈高斯分布且误差的大小与误差源近似呈线性关系。由此可见,文章所建立的定位算法可以对空间目标实现较为精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8.
王栋  邢帅  徐青  葛忠孝 《宇航学报》2016,(4):470-479
以类球型小行星模型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球面窗口扫描与等值线分析相结合的撞击坑自动提取方法。首先,在极坐标系中建立小行星模型,设置方形球面窗口并映射模型数据;其次,在基本面上优化局部形貌信息,提取并分析其等值线,确定区域内的撞击坑特征;再以环带滚轮旋转、窗口横向扫描的方式获取整个小行星模型的撞击坑特征;最后,将所提取的撞击坑特征信息统一至小行星模型中。以Mimas和Dione小行星模型为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稳定、准确地提取模型表面的撞击坑特征,分析其表面撞击坑的分布情况,进一步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9.
《航空学报》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斐  葛建平 《航空学报》2015,36(8):2497-2506
首先,概述《航空学报》的基本情况,回顾其50年的发展历程。其次,介绍《航空学报》的数据库收录情况、获奖情况、新媒体发展情况。接着,统计了历年出版数据、引证指标变化。最后,提出《航空学报》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精品化、数字化,构建充分展示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最新、最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数字化学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10.
陈以勒  俞凯凯  徐惊雷 《推进技术》2021,42(12):2694-2702
为探索气流角畸变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了喷管在单一气流角畸变和耦合畸变进口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简要介绍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并根据实验结果校核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为得到准确的数值结果,进行了网格无关性研究。然后,通过数值模拟获取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气流参数,用于研究气流角畸变对喷管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气流角畸变与马赫数畸变相互耦合对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流角畸变对推力影响很小:推力系数变化仅为0.37%;但对升力和俯仰力矩影响显著,相应增幅分别可达51.84%和12.11%。此外发现气流角畸变和马赫数畸变对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喷管的相关研究过程中,有必要对气流角畸变加以考虑。另外还需要关注由于气流角畸变导致的喷管升力和俯仰力矩变化对飞行器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