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72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采用分区网格技术,数值模拟NACA0012翼型在二维风洞中的侧壁干扰特性。控制方程采用全场三维可压、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计算格式采用Jameson中心有限体积、多步Runge—Kutta时间步长格式进行求解;湍流模型采用Baldwin—Lomax模型。通过分析不同迎角、马赫数和展弦比情况下的流动状态,反映了由于侧壁干扰而产生的二维风洞流场的三维性。  相似文献   
92.
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的高精度迎风格式对层流N-S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普通三角翼和双三角翼亚音速绕流的流场特性,并对双三角翼的几何外形、网格分布及远场边界对数值模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3.
本文基于N-S方程采用Jameson的显式中心有限体积格式和Roc的上风格式对三角翼大攻角绕流场进行初步数值模拟,空间网格为H-0型网格。计算结果表明两种计算格式均可较好的模拟大攻角绕流场。本文计算结果为今后开展全机大攻角绕流场数值模拟提供了计算经验。  相似文献   
94.
本文采用自主开发的ENSMB V1.2(Euler/Navier- Stokes equation Multi- Block solver system Version 1.2)航空数值计算平台,利用DPW提供的多块结构网格,数值模拟了DLR—F6翼身组合体的外形。主要研究了多重网格技术的加速收敛效应。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95.
本文将数值源项模型应用于叶片式涡流发生器的数值模拟中,以叶片在当地流场中产生的升力作为源项,该源项由叶片的坐标位置、安装方向、高度等参数根据Plandd升力理论确定。数值模拟中,叶片位于平板上,其高度约为当地边界层厚度的1/6。在相同计算条件下,对比分析采用该源项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和相关资料的对应数据,证明采用本文源项模型可以得到与资料采用全网格以及采用其涡流发生器模型基本一致的诱导速度场。  相似文献   
96.
临界冰形确定方法及其对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界冰形是指在适航规章结冰包线内,每个可用飞行构型下,对飞机操纵性和稳定性影响最严重的冰形,临界冰形分析是飞机适航取证中的重要工作。对临界冰形确定方法,及临界冰形对气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展了基于 CFD 方法计算临界冰形的一般方法,包括临界冰形分析状态、敏感性分析截面确定、结冰参数敏感性分析、临界结冰条件确定、临界冰形确定等。流场计算采用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气动力计算平台(UNSMB),基于 Jameson 中心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 N-S 方程;水滴撞击特性计算采用 Eulerian 方法求解水滴轨迹运动方程;结冰计算采用经典的 Messinger 热力学模型。选取 CRM 飞机为研究对象,以机翼外翼50%展长处为敏感性分析截面,在典型飞行条件下,分析了结冰对环境温度、水滴直径、飞行速度、飞行迎角等参数的敏感性。利用“几何外形敏感性分析方法”,即通过对比冰形的上下冰角角度和冰角厚度等冰形几何参数来确定最严重冰形,得到了CRM 飞机的临界结冰条件和临界冰形,其中敏感性分析截面在水滴直径为30μm 时上冰角厚度和下冰角厚度最大,冰角最大厚度约41 mm。计算了结冰后的气动性能衰减规律,临界冰形对飞机气动性能影响严重,导致升力降低6.7%~23.8%,阻力增加17%~70.9%。发展了45min 待机临界冰形确定方法,基于几何外形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环境温度、水滴直径、飞行条件等各类参数的结冰敏感性分析,得到飞机的临界结冰条件和临界冰形,对于民用飞机设计和适航取证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基于自研软件平台UNSMB,采用CFD/CSD耦合的颤振时域分析方法,对某带舵面垂尾的风洞模型进行了跨声速颤振特性分析。研究了洞壁对颤振边界的影响,通过改变网格大小,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对洞壁的模拟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获得了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的结果,表明洞壁对模型的颤振边界存在较大影响,同时表明UNSMB平台的跨声速颤振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8.
与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相比,遗传算法因其极强的鲁棒性、随机搜索及优化结果全局性等特点在工程优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提高优化设计的效率,改进了传统的遗传算法,采用并行分层策略基因遗传算法开展了翼型多参量气动优化设计研究,包括翼型和多段翼型的基因编码、外形参数化,以及动网格技术。结果表明,并行分层策略在得到较优气动优化结果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优化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针对弹体模型进行了表面脉动压力特性实验研究,实验马赫数M∞=0. 8、0. 84、0. 86、0. 92、1. 0、1. 15、2. 0、2. 5,实验迎角α=-5°、-3°,0°、3°、5°,沿弹体轴向测量了14个特征点的脉动压力,得到了弹体表面测点的脉动压力系数、频谱曲线以及相关性系数等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脉动压力系数总体上随马赫数增加而降低.不同马赫数.迎角α=0°的条件下沿轴向各测点压力脉动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有类似的分布规律,且各测点脉动压力基本互不相关.在实验的迎角下,脉动压力系数在弹体表面曲率变化较小的位置基本上不随来流迎角的改变而变化,膨胀拐角肩部位置的脉动压力系数随着迎角的改变而变化较大.超声速来流的功率谱能量峰值所对应的主频出现明显的低频特征;跨音速来流时特征频率随着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大,功率谱能量峰值位于特征频率处.  相似文献   
100.
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雷达目标跟踪需要解决距离模糊问题。本文通过把脉冲间隔数和脉冲间隔变化量作为目标的离散状态,目标的距离和径向速度作为目标的连续状态,将HPRF雷达的跟踪和解距离模糊问题转换为贝叶斯框架下的混合估计问题并且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脉冲间隔数变化时仍可以正确地解距离模糊,并且跟踪精度比多假设方法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