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7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12.
基于对目前形势的判断和未来发展道路的思考,NASA确定了未来民用航空研究的重点是运营安全性和效率、低声爆超声速飞机、超高效亚声速商用飞机、低碳动力、实时的广域安全保障,以及可靠的自主性技术等6大领域。  相似文献   
13.
对IEEE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的公平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采用DCF方式进行接入控制时,因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不合理而导致信道分配不公的问题.在结合二维马尔科夫链模型对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测网络负载的自适应退避算法LDBSB(Load detection based self-adapt backoff).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网络吞吐量、时延和公平性等方面较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飞机相比,电动飞机以电能作为推进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能源,是航空业贯彻绿色航空、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航空业2050年全球碳排放量减至2005年排放水平50%目标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第三航空"时代的重要标志。电动飞机开启了航空领域新一轮创新与变革热潮,引领航空技术创新、推动绿色航空发展,将对世界航空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在电动飞机领域,目前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和企业均处于起步阶段,以此为契机,我国电动航空业有望迅速达到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带动我国多个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为进一步引领国内电动飞机技术发展、推动电动飞机产业布局,中国航空研究院组织国内优势力量,从电动飞机发展必要性、定义与分类、重点产品、关键技术、措施建议等方面,研究提出电动飞机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提出我国应重点发展城市空运、轻型运动、通勤运输、干支线运输等4类电动飞机;聚焦总体设计技术、高效高功重比电推进技术、能量综合管理技术、能源系统技术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发展;建议制订电动飞机发展战略规划、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关注适航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从而推动我国电动飞机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前掠翼融合体无尾气动布局(FBB布局)的流动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FBB布局设计使前掠翼的前缘涡与融合于机体的大后掠侧缘的侧缘涡的发展过程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匹配,有效控制布局的流动是FBB布局获得突出纵向气动性能的主要物理根源。针对大迎角状态提出的两段可动式侧板流动控制技术,通过可动段与固定段前缘之间形成收缩型缝道,将机身下表面的高能气流引入上表面增强了机体侧缘涡,加强了对机翼根部和后体流动的控制、减缓机翼根部分离、控制机头分离区,既可提供俯仰控制力矩,又不损失升力,改善了失速特性,有利于FBB布局的纵向配平和俯仰控制。FBB布局的流动控制设计思想和两段可动式侧板控制技术为无尾布局飞机设计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当大雁排成“人”字队形飞行时,可以减少后边大雁的空气阻力,现在人们将这种理念移植到飞行器中以降低飞机的油耗。  相似文献   
17.
2014年4月,美国知名智库兰德公司发布了题为《中国工业政策对其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影响》的报告,对中国民机政策进行了评价,并对欧美制造商保持在华优势提出了建议。笔者在文中介绍了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元元  杨敏 《国际航空》2014,(10):70-72
实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主要依托风洞试验进行。由于条件限制,风洞试验往往需要采用缩比模型,这样可能导致尺寸效应等问题的发生,无法模拟真实情况下的雷诺数、噪声等级和边界条件等,造成试验测试结果的失真。飞行研究试验平台的出现为解决这类问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FFD技术的大型运输机上翘后体气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基函数属性建立了任意空间的自由变形(FFD)参数化方法,进一步结合无限插值(TFI)变形网格技术、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技术,构建了通用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系统.采用该系统对C17运输机上翘后体进行气动优化设计,在满足后体最大宽度、高度以及上翘角不减小的情况下,巡航状态减阻2.6%,压差阻力减小19.8%.流态分析显示,优化后体阻力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后体截面近圆度的增加以及近圆度沿机身轴线的变化量的减小使得后体周向逆压梯度减小所致.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基于FFD技术的气动优化设计系统对于大型运输机上翘后体的气动优化设计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