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3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La2Zr2O7热障涂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热障涂层材料YSZ耐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不足,以ZrO2和La2O3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法合成了烧绿石结构化合物La2Zr2O7,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法在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La2Zr2O7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并对其显微结构、热物理性能与传统YSZ热障涂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a2Zr2O7涂层成分处于P结构范围内,呈典型的柱状晶结构,柱状晶头部呈明显的金字塔形状.与传统YSZ柱状晶相比,La2Zr2O7涂层的柱状晶紊乱度更大,尺寸更加细小,并且柱状晶上的树枝状亚晶更多.在25~1200℃范围内,La2Zr2O7涂层的热导率最大为0.985W/(m·K),最小为0.796 W/(m·K),大大低于同条件下的YSZ涂层.低本征热导率、小柱状晶直径、大紊乱度、密度轻及高孔隙率是造成La2.Zr2O7涂层低热导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涂敷加工工艺作为管道防腐技术的重要环节是不容忽视的。要得到性能最优的防腐隔离保护层,管道焊缝处的涂敷加工工艺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管道焊缝位置区域进行有效的侦测。本文结合管道涂敷工艺的特点,通过对几种常用的侦测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论证了基于非接触测量电容法侦测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对管道焊缝位置侦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快速发讯至喷涂装置控制主机,有效地调控焊缝处涂层厚度,从而达到提高涂敷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大流量气调式气体减压器是飞行器地面试验系统的关键设备,针对减压器在大流量长程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出口压力上漂问题进行了建模分析、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验证。对减压器活动组件进行力学分析,建立活动组件稳态工作模型,分析得到由于气源压力下降导致了减压器出口压力上漂,并可以通过调节控制腔压力的方式加以抑制。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设计了一套压力反馈式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出口压力信号,并利用带有高速电磁阀的增压罐对控制腔气体压力进行调节,实现了对出口压力的自动稳定控制。在16~27kg/s的气体质量流量下,长程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成功地抑制了减压器出口压力的上漂。  相似文献   
24.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计算机病毒是实施信息战的一种重要手段。 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国外有人称之为‘瘟疫性代码”。若将病毒发展为病毒武器,使之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计算机系统,就会改变计算机的运行,暂时或永久破坏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其结果可使整个指挥控制系统失灵,或使对方获取变形的信息,或使武器系统瘫痪,或诱导敌方武器系统去摧毁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25.
采用EB-PVD非连续沉积工艺制备了微叠层结构热障涂层,对涂层结构和晶体形貌进行了SEM观察和分析,采用激光脉冲法测定了涂层的热扩散系数,并采用增重法研究了涂层的氧化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氧化后的元素扩散情况.结果表明,非连续EB-PVD沉积工艺制备的涂层具有明显的层状特征,常规EB-PVD热障涂层的柱状晶结构被周期性地打破;但在每一层中,柱状晶结构得以保留,且晶粒更加细化.微叠层热障涂层的热扩散系数比常规热障涂层降低20%~30%,涂层热扩散系数的降低主要与层间界面和晶粒的细化减小了声子的平均自由程有关.微叠层结构热障涂层的氧化增重速率明显低于常规试样,遵循典型的抛物线规律,垂直于元素扩散方向的层间界面和细晶更有效地降低或阻止了O、Al、Ni、Cr等元素的扩散,可能是氧化增重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文章介绍了自行研制的石英灯红外辐射式气动加热试验模拟系统以及使用该系统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材料与结构进行的高温热评价试验。本热试验系统可实现升温速率高至200 ℃/s的非线性热冲击过程的动态模拟;能够生成1.8 MW/m2热流密度的瞬态非线性热试验模拟环境;能将试验环境温度提高到1 500 ℃。在该热试验系统上完成了如下试验研究: 1)金属蜂窝板结构在高温950 ℃非线性热环境下的隔热性能评价试验和数值模拟;2)对SiC/SiC复合材料试件在1 300~1 500 ℃下的隔热性能评价试验;3)采用轴向非分段加热试验方式对圆柱型壳体结构(长2.1 m)内壁进行高温热环境试验。本试验系统在可控的非线性温升速率、高温高热流密度变化过程的动态模拟、热试验环境模拟的准确性以及非接触式全场高温变形测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7.
高速巡航导弹翼面结构热-振联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大方  赵寿根  潘兵  王岳武  牟朦  吴爽 《航空学报》2012,33(9):1633-1642
由于高速巡航导弹飞行速度快、滞空时间长,在气动加热引起弹翼、整流罩和弹体等部件外表面温度升高的同时,还会伴随长时间的剧烈振动。气动加热产生的热环境会使材料和结构的弹性模量、刚度等力学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复杂的机动飞行过程又会使结构中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引起热应力场的改变,进而对导弹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带来严重的影响。以高速巡航导弹翼面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热环境下的翼面结构热-振联合试验,获得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翼面结构固有频率等振动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巡航导弹弹翼结构在高速、热振动环境下的安全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8.
钠热管在空间核电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文章以2 m长钠热管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动量源项描述毛细力,模拟钠热管遭遇不同传热极限过渡时管内的相变流动过程。钠热管在主要工作温度范围内,主要受到黏性极限、声速极限、夹带极限和毛细极限的影响,因此存在3个过渡点。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黏性极限与声速极限过渡时,热管蒸发段未出现液体团聚和蒸气阻塞现象;声速极限与夹带极限共同作用时,既出现了蒸气阻塞和液体夹带现象,又伴随着新的液体堆积现象;夹带极限与毛细极限共同作用时的现象与各自单独发生时的现象都有所区别。文章研究结果可用于深入理解钠热管工作机理和优化设计,为更加高效的空间核电源系统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9.
基于多传感器对复杂工业设备的多元健康状态进行监测,进而实现设备更全面准确的性能评估、剩余寿命预测与健康管理已逐渐推广应用。针对一类监测数据呈现大规模、非线性、高维化等特点的多元退化设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深度置信网络(CDBN)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CDBN对监测到的性能退化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反映多元退化设备隐含深层次特征的健康指标;然后,根据构造的健康指标,利用BiLSTM网络挖掘其时序信息和退化趋势,预测多元退化设备的剩余寿命;最后,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术得到剩余寿命的区间估计,并通过商用模块化航空推进系统数据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此类设备的剩余寿命预测准确度,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实时 GNSS 软件接收机并行相关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