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251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0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在现代民用飞机的设计研发中,外翼与中央翼连接处的设计和装配是重中之重。通过对5种外翼与中央翼上壁板连接形式进行研究,建立CATIA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相同载荷形式下的应力应变情况。并从受力、工艺和重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初步给出几种外翼与中央翼连接形式的优劣。旨在为类似机型外翼与中央翼上壁板连接形式的确定提供有效思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2.
发展了可工程应用的紧凑式换热器传热模型,从三个层次对换热器进行讨论。针对空气循环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分析了二轮低压除水和二轮高压除水空气循环制冷系统中换热器的传热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良好。该方法利用较少的实验数据即可得到全高度特性,不仅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而且为评估换热器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3.
民用飞机增升装置中的流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增升装置设计受到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增升效果,甚至无法达到飞机对增升效果的需求,而流动控制技术可以弥补这些缺陷。通过搜集大量文献,阐述了襟翼涡流发生器、主翼后缘偏折技术、ZHU’s襟翼、自激励运动襟翼、零质量射流、等离子体技术、MEMS技术以及动力增升等各类主动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增升效果分析以及具体应用情况等。结果表明,这些流动控制新技术对于进一步提高民用飞机的增升效果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4.
采用模拟退火法阵列优化设计技术设计了对数螺旋麦克风阵列,开发了基于“波束成型理论冶的阵列试验数据处理软件。将风洞麦克风相阵列噪声识别技术用于SCCH模型增升装置气动噪声研究,开展了增升装置气动噪声源的远场定位探测和强度测量,并用数据处理软件对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观察频率的变化缝翼噪声声源的位置与强度会发生变化,襟翼侧缘噪声是一个宽频噪声,不同频率下其强度分布存在差异。同时也发现缝翼安装支架对缝翼和襟翼气动噪声声源有较大影响。文中也给出了多种工况下缝翼和襟翼噪声源分布。  相似文献   
175.
飞机燃油系统的防火防爆能力,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2008年7月,FAA发布了法规,要求飞机制造厂家必须提供必要的措施来降低全部或者部分位于机身内部燃油箱的可燃性。通过利用飞机自身的引气,将引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后再将引气送入中央油箱。结果降低油箱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使油箱内氧气达到可燃浓度以下,防止油箱爆炸。NGS系统作为燃油箱惰化手段,有效保证了飞机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6.
177.
根据线性稳定计算和发动机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异(~100秒~(-1)),认为SSP(标准稳定预测)程序对不稳定的驱动的研究和阻尼的研究方法不适用于内孔长径比小、有周向槽和多头端的发动机。对SSP程序中的增益和损失机理的考察表明:(1)槽的流动拐弯损失处理得不合理,(2)气体档板的阻尼被忽略了,(3)在常规的R_(VC)=常数的范围内,T型燃烧器速度耦合的数据不能应用到小长径比的发动机里。因而从以上三方面对小长径比的航天发动机的计算进行了修正,从而改善了理论与试验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8.
一种基于精确刚度分析的刚性连接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NASTRAN刚性连接单元RBE3中的权因子需要人为设定,由此导致分配节点载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针对该问题,基于结构刚度矩阵的缩聚原理提出一种精确的刚性连接单元,该单元可将指定节点上的载荷精确分配至结构的主要承力节点,并能有效克服RBE3单元中权因子不直观且难以确定的缺点。通过算例验证,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精确刚性连接单元可以精确完成由加载节点到主要承力节点的载荷分配计算,且所得载荷分配结果更为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9.
空中应急离机系统是飞行试验过程中保证试飞机组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对国外一些试飞飞机的空中应急离机系统进行介绍,并对空中应急离机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组成、功能、设计理念及多种子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及分析。  相似文献   
180.
研究了民用航空产品研发和审定过程中有关需求分析与管理的若干问题。总结了开展需求分析和管理过程的步骤和关键要素。阐明需求分析与管理在民机研发和审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在民用航空产品研发和审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我国民用航空产品研发和审定过程需求分析和管理突出矛盾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