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27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在航空柱塞泵的进油端集成涡轮增压系统,有利于提高航空液压系统的集成度,并解决柱塞泵在高转速下因吸油不足而产生的空化、脱靴等难题。针对涡轮增压系统中叶片和压水室流道的优化设计问题,基于熵产理论对增压系统中的能量损失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涡轮自增压轴向柱塞泵的流体域模型,探究压水室形式、断面形状、进口宽度、断面面积变化规律以及涡轮叶片形式与熵产率的关系,以熵产最小为目标优化涡轮增压系统的结构:涡轮采用扭曲叶片,压水室采用螺旋形、断面形状采用圆弧形、压水室进口宽度采用8 mm、断面面积变化规律为U型时,增压系统的总熵产下降约0.032 W/K,较优化前降低了13%,增压值上升约0.22 bar,较优化前增加7%。最后采用试制的样机搭建试验系统,测试了直叶片形式和扭曲叶片形式的涡轮增压值,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2.
引言 自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对风洞实验雷诺数(Re)不足而严重影响飞行器性能的问题,引起了极大关注,因为Re数不足,就不能准确模拟粘性起主导作用的一些气动领域,以及粘性的物面流场与无粘性外流耦合作用较强的一些气动现象。所以,气动力研究人员提出,风洞应全尺度模拟飞行雷诺数。北约诸国和美国,先后都组织了专业小组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123.
为控制空气涡轮起动机自由运转,减少自由运转转速过高对空气涡轮起动机结构重量及安全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展了涡轮气动设计对空气涡轮起动机自由运转转速的影响分析,提出通过控制来流攻角降低自由运转转速的气动设计方法,识别了影响来流攻角的四个主要因素:叶片构造角、反力度、载荷系数和流量系数。结果表明:来流攻角对自由运转转速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气动参数,可有效提高峰值功率转速下的负攻角,增强大转速状态下的转子攻角损失,进而降低涡轮自由运转转速。进一步,整机试验结果证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优化后的涡轮在峰值功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峰值功率转速降低17.8%,自由运转转速可降低近20%。  相似文献   
124.
横向射流是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中常见的煤油掺混组织方式。本文使用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在加力燃烧室的工况条件下,对航空煤油横向射流过程进行测量,研究了液气动量比、气体雷诺数、气体韦伯数对射流深度的影响。通过自编程序对煤油PLIF结果进行处理,获取了横向射流的射流深度。进行了空气来流温度303~1100K,气流速度100~300m/s,液气动量比9~843,气体雷诺数357~4863,气体韦伯数61~716内射流深度的测量。结果表明,射流深度随动量比的增加而显著增大;气体雷诺数的增加增强了动量比对射流深度的影响;射流深度随气体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程度随气体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射流深度随着气体韦伯数的增加而减小,但气体韦伯数对射流深度的影响相对次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获得了无量纲射流深度关于无量纲轴向距离、动量比、雷诺数以及韦伯数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25.
潘丽娜 《上海航天》1998,15(3):35-38
提出以集合论为工具建立在抽象代数理论基础上的修正次优子集多项式回归法,对回归过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数学描述和讨论,给出了一个重要的定理和推论。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发现,利用本文提出的修正次优子集回归法对给定的任意精度都可求出最佳逼近结果。  相似文献   
126.
一、前言 当前安全形势严峻,国际上的恐怖主义越来越猖獗,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同时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更为广泛,旅客流量的巨增对传统的安检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安检模式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既要确保空防安全,又要提高服务水平,这就要求加强安检工作的科技含量,用新理念和信息化技术提高安检水平、提高安检速度、降低安检成本。  相似文献   
127.
建立了运载火箭的气动加热工程计算方法,计算区域横跨连续流、稀薄过渡流和自由分子流,包括层流、转捩和湍流等各流态。重点研究了尾翼与芯级间的干扰加热,数值求解了自然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尾翼内部二维单层和双层材料热传导方程,给出了典型部位的内外表面温度计算结果,表明表面涂漆对尾翼前缘并不能起到防热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128.
我厂在做贯彻GB3177-82的准备工作中,发现该标准中有些问题必须在贯彻实施之前予以解决,否则会给生产和检验工作带来麻烦。 一、GB3177-82在一开头的适用范围中就讲到:该标准适用于有配合要求的光滑工件尺  相似文献   
129.
1979年第2期《航空标准化》刊登了张崇义同志的文章《怎样用综合量规检验独立公差》,读过之后很受启发。但是对其中某些问题,个人有点不同看法,在此与作者商榷,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30.
提出了涡轮增压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三股气流燃烧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采用Standard k-ε、k-εRNG、k-ωSST湍流模型,结合三维N-S方程、颗粒轨道模型、King硼粒子点火模型、硼粒子燃烧模型建立TSPR发动机补燃室三维两相流动燃烧模型。首先,利用本文模型进行冷流掺混分析,确定了试验发动机构型并进行燃烧试验,三股气流形成了稳定燃烧;然后,将数值计算得到的补燃室压强、特征速度、燃烧效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了计算模型可信性分析;文中综合湍流模型对TSPR补燃室燃烧情况模拟的影响,得出硼颗粒模型是进一步提高含硼三股气流模拟精度的主要原因。说明本文采用的模型以及与之相匹配使用的方法适用于TSPR发动机补燃室燃烧情况的分析。采用本文补燃室结构进行试验,有无硼成分的试验燃烧效率分别达到82.1%和88.8%,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还应进一步改进补燃室结构,以降低总压损失,促进补燃室壁面附近的空气参与燃烧,并提高硼粒子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