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9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高压气囊在航天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文中介绍了一种设计高压气囊的方法,用多层面弥补材料本身的不足,以多腔体实现冗余设计。  相似文献   
12.
微处理器应用实验远程实验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进行远程微处理器应用实验的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以南京大学电子系的WCS- 3微处理器实验系统为远程实验对象 ,可以远程重构实验电路。系统集成了远程调试和远程逻辑分析的功能 ,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校园网进行远程微处理器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一种航天器回收降落伞系统的设计程序 ,重点介绍了回收控制方案和减速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正张为民ZHANG Weimin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Director,Institut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中德学院制造技术基金教席主任Chair Professor f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ino-German School for Postgraduate Studies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高等学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机械  相似文献   
15.
正:请简单介绍一下绿色制造与再制造的含义。重庆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目前有哪些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曹华军:绿色制造也称为环境意识制造、面向环境的制造、可持续制造等,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  相似文献   
16.
正陈远龙CHEN Yuanlong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主任Director of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特种加工研究所所长Head of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Institute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电化学加工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数字化电化学加工重点建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主持和参加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0项,主(参)编著作及教材9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某型无人机降落伞回收阶段的动力学过程,对各工作阶段的无人机和降落伞的组合体进行了数学建模,使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组件搭建了无人机伞降过程的仿真模型,按照真实飞行和回收工况进行了计算,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一种航天器回收降落伞系统的设计程序,重点介绍了回收控制方案和减速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不受太阳光和其它环境条件的影响,可以同时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遥感卫星观测海洋耀斑时耀斑观测角度及耀斑长度的变化规律,为遥感载荷视场设计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文章在假设海洋表面完全反射的基础上,建立了卫星载荷海洋耀斑观测的完全几何模型,确定了卫星观测海洋耀斑的镜面反射极限位置,并建立方程组求取耀斑观测边缘视场指向角,以此获取耀斑观测角和耀斑长度。结合轨道仿真软件(Satellite Tools Kit,STK),以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同步轨道为算例,完成边缘视场耀斑观测指向角、耀斑观测角、耀斑长度的计算。结果表明,耀斑观测参数呈现明显的轨道周期特性,两个耀斑观测边缘指向角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范围不同;耀斑观测角呈类正弦变化,最大约为0.43°;耀斑长度夏至日时在0~29.2km范围内变化,冬至日时在0~29.7km范围内变化。通过STK软件生成的耀斑观测指向角与文章模型生成的耀斑观测边缘视场指向角进行对比验证,表明耀斑观测几何模型正确、合理,可为卫星遥感载荷的海洋耀斑观测或规避提供理论依据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