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82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前言 任意形状模具内腔金属表面通常是由数控铣床或仿形铣床进行粗加工的。在任意形状的金属表面上若有着Rmax大于30微米周期性的表面粗糙度时,则这种粗糙度称为“周期进给条纹”,而去掉这种条纹可得到一种Rmax小于5微米的精确表面。在精加工时,这种精确的表面由技术熟练的机工通过手工研磨可得到Rmax小于0.3微米的镜面。  相似文献   
82.
半球谐振陀螺温度补偿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小刚  汪立新  佘嫱  方针  彭慧 《宇航学报》2010,31(4):1083-1087
温度的变化严重影响了半球谐振陀螺的使用精度。为了消除或者减小温度因素对陀 螺 精度的影响,在简要分析温度对半球谐振陀螺精度影响原因的基础上,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 法对温度影响性的独立性和规律性进行了分析检验;建立了陀螺的温度误差补偿模型,并对 与温度有关的确定性漂移进行补偿;利用Allan方差方法对不确定性漂移进行了分析补偿。 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扩大陀螺温度环境适应范围,使陀螺仪的使用精度提高约3倍。〖JP 〗
  相似文献   
83.
针对导弹武器捷联惯组使用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射前标定和误差系数补偿修正技术 来提高其使用精度。不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完全依靠导弹自身提供的信息,射前标定11个误 差系数,利用单次通电特性及等效补偿和落点偏差二次修正技术来减小落点偏差。弹道仿真 结果表明,射前标定方法结合误差系数补偿修正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
  相似文献   
84.
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APXS)安装在月面巡视器外部,利用巡视器的机动性和机械臂的灵活性,可以对月面有研究价值的月岩及月壤进行有针对性的探测.由于裸露在巡视器外部,月球复杂外热流会对APXS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需对APXS进行合理的热设计,以保证APXS的探测器和电子学器件工作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提出了APXS的热设计方案,据此对APXS进行热仿真计算,计算结果得到了相应热平衡试验的较好验证.   相似文献   
85.
月球轨道交会任务的远程导引变轨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内外月球轨道交会远程导引段变轨策略的2~5脉冲变轨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考虑月球轨道交会飞行任务测控资源有限和航天器所带燃料受限等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国月球轨道交会远程导引段的变轨策略为4脉冲方案;并介绍了在4脉冲基线轨道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标称轨道设计和月面上升窗口初步分析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如何应用独立原则、包容原则和最大实体原则(以下简称三个公差原则),来正确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机械行  相似文献   
87.
半球谐振陀螺作为新型振动陀螺, 具有长寿命、长稳定期、高精度等优 点,能显著提高惯性系统的性能。讨论了半球谐振陀螺的特点,分析了其误差模型,研 究了半球谐振陀螺在平台惯性系统的应用技术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半球谐振陀螺的 平台稳定回路、框架归零回路和调平锁定回路设计,并通过试验样机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88.
羟基磷灰石晶须的水热法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反应时间、温度、钙磷比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对羟基磷灰石结构及形貌的影响,本文采用水热法在醋酸钙和磷酸的混合酸性溶液中制备羟基磷灰石。用扫描电镜(Scann ing e lectron m icroscopy,SEM)、X射线衍射(X-ray d iffraction,XRD)和红外光谱(FT-IR)法,对制备的羟基磷灰石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生成的羟基磷灰石晶须的长度及长径比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温度低于150℃时,得到羟基磷灰石晶须;温度高于180℃,则得到细小羟基磷灰石晶体的聚集产物。当反应物的pH=9时,得到的是缺钙型的羟基磷灰石;当反应物的pH<4时,产物中出现新相磷酸氢钙;当pH=2时,得到纯的磷酸氢钙。  相似文献   
89.
采用原位自组装法和溶剂-反溶剂法两种不同的工艺,选用不同C/O质量比的氧化石墨烯(GO),对α-AlH_3进行了包覆。包覆样品的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构表征表明,包覆前后α-AlH_3的晶型保持不变。采用机械撞击感度测试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包覆工艺对样品降感效果的影响关系。通过比较发现,溶剂-反溶剂法工艺制备的样品机械撞击感度要比原位自组装法的低。在所选GO中,以GO-3为包覆剂,采用溶剂-反溶剂法工艺制备得到的含AlH_3推进剂药浆的机械撞击感度最低,药浆50%爆炸的临界撞击能由7.3 J提高到11.7 J。  相似文献   
90.
文章针对深空探测任务高能粒子辐射及所致器件失效定量评估问题,利用IMP-8在1973年—2001年的电子探测数据,统计了太阳电子事件通量的特征,证明事件通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假设事件发生概率符合泊松分布,构建了行星际电子通量模型,再结合太阳质子通量模型、探测器轨道、行星际粒子在日球层的传播规律,得到不同置信度下空间粒子通量及其剂量。进一步结合器件累计失效剂量的试验数据,可定量评估器件失效概率。以一种典型的商用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器件TL084和火星环绕探测任务为例,7个月转移轨道和3年火星轨道的任务期内,1 mm铝屏蔽下TL084的失效概率仅为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