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120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多功能安全分析平台(MSAP)是一种储存、加工QAR数据的系统,是国产自主可控的QAR大数据分析平台。本文使用MSAP,建立了A320系列机型液压系统的健康状态感知分析参数——最大液压压力和最大液压温度,最大液压压力的统计结果与第三方软件EMS的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多功能平台储存、加工等系统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遥感卫星观测海洋耀斑时耀斑观测角度及耀斑长度的变化规律,为遥感载荷视场设计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文章在假设海洋表面完全反射的基础上,建立了卫星载荷海洋耀斑观测的完全几何模型,确定了卫星观测海洋耀斑的镜面反射极限位置,并建立方程组求取耀斑观测边缘视场指向角,以此获取耀斑观测角和耀斑长度。结合轨道仿真软件(Satellite Tools Kit,STK),以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同步轨道为算例,完成边缘视场耀斑观测指向角、耀斑观测角、耀斑长度的计算。结果表明,耀斑观测参数呈现明显的轨道周期特性,两个耀斑观测边缘指向角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范围不同;耀斑观测角呈类正弦变化,最大约为0.43°;耀斑长度夏至日时在0~29.2km范围内变化,冬至日时在0~29.7km范围内变化。通过STK软件生成的耀斑观测指向角与文章模型生成的耀斑观测边缘视场指向角进行对比验证,表明耀斑观测几何模型正确、合理,可为卫星遥感载荷的海洋耀斑观测或规避提供理论依据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53.
通过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法获取角接触球轴承NSK-7015C的结构参数样本数据,采用Newton-Raphson法求解轴承变形几何协调方程、滚动体平衡方程和内圈平衡方程所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应用Kriging和Monte Carlo相结合的方法(AK-MCS)构建样本数据与轴承生热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之上使用全局灵敏度计算方法计算轴承结构参数对轴承生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轴承结构参数下,采用AK-MCS法预测的轴承生热与轴承拟静力学分析模型求得的结果差值均小于0.003 W,说明AK-MCS算法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轴承生热对轴承滚动体直径变化反应最灵敏,轴承内、外圈沟道直径影响次之,轴承内、外圈沟道曲率半径影响最小,该研究能够为轴承结构参数的设计优化和加工精度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在探测器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中,从环绕月球的轨道返回地球的转移入射考虑采用一次变轨或两次变轨的方案。其中,月地转移入射一次变轨方案要求采用大推力变轨发动机,难以实现高精度轨道控制。为此,文章提出将月地转移入射一次变轨机动改为分两次执行,两次间隔大约1天的优化策略。首先讨论了月地转移入射一次变轨的基本设计方法,然后给出了月地转移入射两次变轨方案的优化设计算法流程,并采用数值算例进行了说明。此外,还对月地转移入射三脉冲变轨方案和低能月地转移轨道展开了讨论,并在多方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推荐了月球采样返回任务采用的月地转移入射变轨策略。  相似文献   
55.
航天柔性展开结构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航天柔性展开结构的技术特点及其在航天器中的研究应用情况,围绕航天柔性展开结构应用涉及的薄膜褶皱、充气张力结构的屈曲失稳、展开动力学、精度测试、刚化材料等关键理论和技术基础,评述了航天柔性结构技术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最后给出了航天柔性展开结构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6.
基于改进的动态故障树的惯导系统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惯导系统的安全性是影响整个飞行器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利用动态故障树对惯导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时,针对马尔科夫链的组合爆炸和无法分析事件服从非指数分布系统的问题,引入了Monte - Carlo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最小割集的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最小割集的生成方法,确定相应的分析流程,综合了二元决策图、马尔...  相似文献   
57.
检测6005铝合金型材不同等温工艺后的硬度和电导率,绘制了等温转变TTT曲线和TTP曲线。利用XRD,TEM等设备对合金经不同等温处理后的物相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05铝合金的TTT曲线和TTP曲线的鼻尖温度均为340℃,淬火敏感温度区间为280~420℃;等温过程中过饱和固溶体中分解析出β″相,随等温时间的延长,逐步转变为β’相及β相;6005铝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等温处理的相变动力学方程也不同。6005铝合金的相变动力学及其淬火敏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制订6005铝合金现场在线挤压淬火工艺时,有必要在淬火敏感区间加大冷却速率,而在低于或高于敏感区间时可适当减小冷却速率,这样型材在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同时又能减少合金内部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58.
微量Sc和Zr对Al-Mg-M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添加微量Sc和Zr对系列Al-Mg-Mn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Sc和Zr添加到Al-Mg-Mn合金中,热轧态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75MPa-90MPa和90MPa-94MPa;经冷轧后340℃/1h稳定化退火,合金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加了85MPa-95MPa和90MPa。100MPa,而延伸率仍保持在11%-12%;并能显著细化合金的铸态晶粒,强烈抑制合金的热轧态和板材冷轧后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晶粒组织成纤维状;使合金强化的机制为晶粒细化强化、亚结构强化和铝钪锆化合物粒子引起的析出强化。  相似文献   
59.
针对以往表面处理过程中槽液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介绍了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波动图法的应用情况;并摸索、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槽液管理方法,从而实现了表面处理“槽液动态管理”及其控制程序化。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