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52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概述
  2013年,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制造市场依然以美欧为主,从年内发射的和签订的订单情况来看,美国占据的份额都是最多,欧洲位列第二。随着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航天制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欧洲航天局(ESA)推出了在欧洲范围内的“通信系统先进研究”(ARTES)计划,涵盖了包括“阿尔法平台”(Alphabus)和“新卫星”(Neosat)平台在内的多项平台研发计划。除卫星平台技术以外,欧航局还主导通信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灵活有效载荷的研究。
  近年来,国外兴起了针对通信卫星灵活性的研究,以欧洲为主要典型代表。所谓灵活卫星,主要是指采用了灵活有效载荷技术的卫星,其关键在于载荷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2.
火星大气进入过程的自主导航性能是影响火星着陆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期间,导航方法的设计面临着可用敏感器少、环境气动等参数不确定大的困难.对火星进入过程中几种可用的自主导航方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并对这些导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针对当前进入段自主导航方式的不足,对如何提高火星进入段自主导航性能的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
基于无源性理论分析机器人时延双向遥操作不稳定的原因.为保证系统稳定,提出一个结合Smith预测控制与在线修正环境参数的控制策略.针对机器人接触性操作任务中环境模型参数的辨识,通过拉弹簧试验给出了在线辨识方法,并对提出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透明性进行仿真分析.完成了机器人在时延条件下拉弹簧遥操作试验,结果表明在结构化环境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供操作者较好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74.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是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主办的一份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期刊为季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民用飞机设计、制造、客户服务、试飞、预研等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动态。  相似文献   
75.
室内爆炸井     
爆炸成形是钣料压制的一种新工艺,我国已有不少单位在生产中正式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目前各单位都在露天进行生产,因而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于1961年即开始着手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1963年底建立了一个面积为140平方米的爆炸成形实验室和直径1400毫米的室内爆炸井。至今已完成了第一期的试验鉴定工作,认为该井已初步具备在生产中试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76.
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国防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和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2007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将于9月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经过近二个月的审稿工作,学术交流会组委会已完成《2007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文集》的全部审稿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7.
迄今为止 ,美国、苏联 /俄罗斯、日本、欧空局、中国、印度等国家和组织共发射了 1 0 0多颗气象卫星。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是美国的“泰罗斯”号。 1 960~ 1 965年间共发射了 1 0颗。该卫星系列云图分辨率不高 ,属试验型卫星。美国研制的第一代业务应用极轨气象卫星“艾萨号” ,于 1 966~ 1 969年共发射了 9颗。 1 980年起开始研制和发射第二代“诺阿”(NOAA)极轨气象卫星 ,至今已发展到第三代“泰罗斯N 诺阿”系列卫星。美国极轨气象卫星“诺阿”用两颗卫星组网 ,其中一颗上午发射 ,另一颗下午发射 ,这两颗卫星组网可以实现每 6小…  相似文献   
78.
德国科学家采用持续时间以纳秒计的超短电脉冲  可实现对金属的“雕刻”  其过程相当于“微型电镀”.方法是将直径纳米的铂线作为一个电极  金制的金属片为另一个电极  将它们浸泡在硫酸铜和高氯酸混和溶液里.当铂线为正极时  溶液中的铜就会沉积在金属片表面上.将电流反转  使铂线成为负极  铂线附近金属片表面上的铜就会重新溶解.来回移动铂线  就可以将铂线用作“刀具”  像铣床一样对金属片上的铜进行“雕刻”.由于电流脉冲只持续极短的时间  铜的沉积与溶解都只发生在非常靠近电极表面的地方  因而加工精度较高.  由于全部过程都利用电化学 《航天制造技术》2001,(2):38
德国科学家采用持续时间以纳秒计的超短电脉冲,可实现对金属的“雕刻”,其过程相当于“微型电镀”。方法是将直径10纳米的铂线作为一个电极,金制的金属片为另一个电极,将它们浸泡在硫酸铜和高氯酸混和溶液里。当铂线为正极时,溶液中的铜就会沉积在金属片表面上。将电流反转,使铂线成为负极,铂线附近金属片表面上的铜就会重新溶解。来回移动铂线,就可以将铂线用作“刀具”,像铣床一样对金属片上的铜进行“雕刻”。由于电流脉冲只持续极短的时间,铜的沉积与溶解都只发生在非常靠近电极表面的地方,因而加工精度较高。 由于全部过…  相似文献   
79.
概述了“三化”在航天产品工艺装备中的作用。并通过对航天产品主要生产单位工艺装备“三化”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工艺装备实现“三化” 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了工艺装备模块化设计的含义、特点、程序以及工装模块建立原则等问题,同时对航天产品研制、生产中工艺装备“三化” 的工作方向和管理办法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